色相
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来的红、橙、黄、绿、青、紫六种色相。这种色相是产生色与色之间关系的主要素。
色调
构成色彩的调子。一幅图画上往往用各种色相组成,这种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称为“色调”。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或基调。
补色
亦称“互补色”、“余色”、“对比色”。如果两种色光(单色光或复色光)以适当比例混合而能产生白色感觉时,则这两种颜色称为“补色”。例如波长为6563埃的红色光和4921埃的绿色光,又如橙黄与蓝、黄与紫,亦即三原色中任一种原色对其余两种的混合色都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颜料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分量相当)时,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由于相互鲜明地衬托,引起了强烈对比的色觉,将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图案色
亦称“广告色”。植物性或矿物颜料加胶质液体所制成的不透明的粉质颜色。图案色相互混合后能得出各种间色、复色。通常用来绘制各种图案画及招贴画。
间色
亦称“第二次色”。红、黄、蓝三原色中的某二种原色相互混合的颜色。如红、黄混合成橙色,黄、蓝混合成绿色,蓝、红混合成紫色。间色与间色的混合称“再间色”(多次色);再间色的互相混合则成为黑灰色(含灰色)。我国古代服色,以青、黄、赤、白、黑为正色,其他杂色为间色。《礼记·玉藻》云:“衣正色,裳间色。”
同类色
指性质相同的色相。但其色度有深浅之分,如深红与浅红等。
邻近色
指性质近似的色相。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等。
对比色
指性质相反的色相。其光度明暗悬殊,如红与绿,黄与紫,橙与青等。它们每组中与双方都互为补色,在并列时,由于相互鲜明地衬托,引起了强烈对比的色觉,红的将更红,绿的将更绿。
极度色
属于无色系统的色彩。如黑、 白、 灰、金、银。因它能使色调起调和作用,故又叫“补救色”。纯白、纯黑色不易找到,光带里无此色相,故白色又称“赤外色”,黑色又称“紫外色”。
白----红橙黄绿青紫----黑
(赤外) (紫外)
饱和色
指某一正常的色相。 如正红色为最高饱和度, 浅红和深红的饱和度则较弱。有时也叫“色度”。因和光度明暗有关(如红色在强光中饱和,蓝色在弱光中饱和)。
色彩感情
人们看到色彩时的心理效果。即某个色对观看者所引起的情绪变化。由于色的特性,及观看者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所以色彩感情具有一般的倾向;一、冷暖感。有引起兴奋的兴奋色,即积极的色彩;有具稳静作用的沉静色,即消极的色彩。前者包括红、紫、橙、黄、黄绿等暖色,后者包括蓝绿、蓝、蓝紫等冷色。二、轻重感。淡黄和紫、黄绿和紫蓝相对立,前者都比后者感到轻;一般明度高的色比明度低的色轻。三、华丽、朴素感。彩度越高越华丽,彩度越低越朴素。四、软硬感。含有白、灰的色彩伴随着联想,看到色后各种观念和情绪将浮现出来。一般倾向表示如下:
红 热情、危险、革命 橙 温和、嫉妒、嫌恶 黄 光明、希望、活动
绿 平和、安全、新鲜 蓝 悠久、平静、理智 紫 优雅、高贵、不安
白 洁白、神圣、不吉 灰 平凡、阴郁、恐怖 黑 严肃、死亡、刚健
由于联想被社会所固定化,就具备了象征性。上表右侧词义联想往往用左侧的色彩来象征。
(责任编辑:war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