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重复构成与近似构成
重复构成 重复是指在一个画面中使用一个形象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基本形进行平均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可利用相同重复骨格来进行形象、方向、位置、色彩、大小的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的基本形可采用具象形、抽象形、几何形等组合基本形。 重复的分类: 1,形象的重复,基本形形状一样,可有色彩(黑白灰)、方向的变化。 2,大小重复,大小相同,形状、色彩、方向可找变化。 3,方向的重复。 4,位置的重复。 5,中心的重复。 近似构成: 自然界中近似形很多,如某种树的叶子,同种类的小鸟等,他们的造型都有近似的性质。 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是同中求异。是基本形的形象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型相似的特点。 六、特异构成 特异现象是指规律的突破,是各别的要素显得突出而引人注目。特异构成是具有比较性的,夹杂于规律性之中。特异部分不应数量过多,应选择放在画面中比较显著的位置,形成视觉的焦点。打破单调格局,使人惊奇。 特异构成基本采用基本形的特异和骨格线的特异两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都必须注意特异构成对形状类型的不同要求。 七、渐变构成: 渐变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感受,如近大远小、火车铁轨有宽变窄等。渐变的视觉效果具有强烈的透视感与空间的延伸感。平面构成中的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规律性地、循序地无限变化。这种变化是以节奏感强和韵律感好为前提。所以在渐变构成中,基本形或骨格线的变化,其节奏与韵律感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变化如果太快就会失去连贯性,循序感就会消失;变化如果太慢,则又会产生重复感,缺少空间透视效果。注意:采用具象图形、渐变骨格、几何图形来表现渐变要注意节奏的连续性、循序感。也可利用图地转换。(每一个形象都可以由完整至残缺、由简单至复杂、由具想至抽象、渐变成其他任何形象。) 八、发射构成 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光芒四射、水花四溅等。发射构成是骨格单位环绕一个共同的中心点向四周重复,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发射中心与方向的变化构成不同的图形,造成光学的动感和强烈的视觉效果。 具有多方的对称性。 可分为:1,离心式 发射的骨格线均由中心向外发射。 2,同心式 同心圆围绕着发射中心一层一层向外扩展。同心式的变化很多,如多圆中心、螺旋形等。 3,向心式 骨格线自各个方向向中心迫近。 九、空间构成 1,自然的空间 自然的空间是立体的空间,万物呈现眼前,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近大远小、前后分明。 2,平面的空间 要在平面的画面中体现立体感,则形象的大小、位置、方向至关重要。这些因素能够在平面中使人产生立体的幻觉,导致幻觉的空间感。 (1)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来表现空间。 (2) 覆盖排列。同样的形象进行覆叠处理,会有前后、上下的感觉,从而产生空间感。 (3) 投影效果。给形象增加投影,则增加了空间的真实性。投影会使物体具有立体感,还可表现出物体的凹凸感。 (4) 弯曲变化。线的弯曲渐变,可以造成前后距离感。 (5) 肌理变化表现空间感。物体粗糙表面产生远近距离感。 (6) 矛盾空间 矛盾的空间表现,是指在现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的,在假设的空间里存在。是人为在平面作品中制造出来的错视,图底反转矛盾延伸。空间的视点是矛盾的,多变的;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观看,但结合起来却无法成立,互相矛盾,使人产生不合理的视觉效果。 指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在二维空间里运用三维空间的平面表现形式错误的表现出来的称为矛盾空间。 是一种纯理论,至少在三维的空间中是这样的.至于发现者并没有定论. 但是埃舍尔绝对是这个领域的大师. 矛盾空间的形成通常是利用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了三维的立体形态,但在三维立体的形体中显现出模棱两可的视觉效果,造成空间的混乱,形成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间。矛盾空间具有表现多视点的特性. 十、密集构成 密集在设计中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图画的手法,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画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并有节奏感。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 密集构成中基本形可采用具象形、抽象形、几何形等,但基本形的面积要小,数量要多,以便要有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在大小和方向上也可有些变化。 十一、肌理构成 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我们通过视觉来感受物体表面的质地,因而,视觉肌理成为设计作品。 视觉肌理创造方法: 1, 笔触的变化 2, 印拓 3, 喷绘 4, 印染 5, 刻刮 6, 纸张加工 7, 渗开或枯笔技法 8, 纹理涂擦技法 9, 大理石纹表现技法 10,蜡之排水性技法 (责任编辑:R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