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风格 内容:
模板调用标记: |
1 |
图片集合 内容:
模板调用标记: |
|
图集内容 内容:
模板调用标记: |
李山,祖籍山东无棣。1926年生于青岛。幼年与大海为伴,“海水青天浩渺无涯之印象深植于心”是以后画中多辽阔深远之致。1937年抗日战争起,随父母返农村故乡,读书于田埂柳荫下,耽玩与野草秋虫声中,诸多童年回忆,多融于后来花鸟画创作中。 十六岁自故乡沦陷区只身去四川大后方求学,受中国古典诗词文学之影响为深,最爱辛稼轩字侠骨与李后主词之柔情。 1953年入学浙江美术学院,在“胡风冤案”中被株连,被非法关押半年。1958年毕业,分配至新疆工作,在新疆画报社作编辑工作并从事创作。此后,渡冰河、登天山、涉赤壁、踏昆仑。在后来的创作中,驼铃、马嘶、山风、飞雪常索回于心际,而涌出于笔端。1961年为北京人民大会堂作《天山月初升》、《七月阿尔泰》。1962年调江苏省国画院任画师,作《我跟爸爸进天山》刻画牧区少年之梦想。1965年入中国美术家协会。1968年文革中,因批评极左路线,被关押三年。文革后,再访天山,画《喀什老人》,记下了这一代历史。1980年电视专题片《李山画作--人物篇(19张)画中诗--介绍李山的中国画》在全国播放。 1981年赴美办画展并讲学,定居与纽约。画风刚健而柔情,意境深沉。1997年后陆续写了《书法艺术整体旋律论》、《二论》、《三论》、《四论》。探索书法三千年的技术积累阶段推进发展艺术之路。1999年作品集列入中国书画历代名家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