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素描教程
第一步:构图 用最简洁的基本形轻轻确定头像置于画于纸中部略高于中心的位置,画侧面的头像时的视线 前方要适当多留空白。 第二步: 用辅助线测定形体的比例, 透视和倾斜度, 确定大的形体特征。 第三步: 从五官画起,用线条具体刻画形体细节,同时用色调表现主要的 转折处,色调要尽可能简练。 第四步: 整理完成,从整体效果出发,通过加强减弱等方法处理,使画面详略得当,主要形象特点鲜明突出。 素描头像的基本要求 素描头像的训练,除了要有目的性以外,还必须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只有在学习中自觉地按照这些原理去做,抓住基本法则,才能较快地掌握造型的规律和方法。 观察方法: 整体观念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画家,始终把整体关系放在首位,在整体关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求局部的精致变化。画局部,看整体,反复交替,互相促进。如果局部破坏了整体,画面就会出现混乱,然而仅有大关系,没有局部的深入刻画,整体便是空洞的。整体的充实,足由局部精致表现来反映的,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为了达到局—部与局部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准备,首先要从确定大关系人手,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步骤, 从大至小,由简人繁地逐步深入,同时要注意画面各局部之间的进展,始终保持相应的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检验和调整。 柯罗曾经说“我从来不急于画细节,我首先注意一幅画的大体和特征.....” 立体观念: 在学习素描的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用立体观念去对待客观世界所有物象,并通过多种手法,把它们表现出来。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因为,素描虽然也有表现对象质感、体感以及不同色感的任务,比如画头像时,眼睛是透明的,头发蓬松而颜色较深;但它们首先都应具有立体感。学生在开始观察时,总是看不到它的体积而仅看到对象的不同颜色。所以他不能把深色的受光部画亮,也不能把浅色的背光部画深。物体各种固有色的观念,影响他们去研究物体受光后的明暗变化。为了便于学习,我们可以采取对石膏几何体的写生来理解物体由面所构成的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表现其它复杂的形体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起在空间深度上塑造形体而不是在平面上描绘这一概念,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需要掌握透视知识和注意培养这种观察认识物象的习惯,才能正确把握物体在画面上的恰当位置,做到看得立体,画得立体。 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要付诸于形式,成为视觉感受的具体形象。画面构图的主次虚实处理,用笔的抑扬顿挫,和谐的韵律节奏等等构成了形式美。在学习中,各种形式美因素也是从观察、感受物象中升华出来并运用于艺术实践的。倘若不顾对象故意摆弄玄虚,在画面上搞形式游戏,这是基础训练中不可取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常言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学习状况,存在哪方面的问题,针对性地去克服与解决。比如:有的同学造型阶段比较好,但明暗调子表现较差;有的整体表现形象的能力还可以,但构图方面老出问题;还有的同学比例构图解决得不错,但对形象结构理解不到位或体积塑造能力较弱,空间感表现差等等。考前这一段时间,就要针对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理想、爱好和愿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院校或系科。不同院校、不同系科专业考试的要求会有所不同,考生就要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训练。例如:设计系科的要求和传统绘画系科的要求侧重点就有所不同。不同院校的命题、作画要求和评分标准也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针对所报考院校具体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是考前训练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 三、科学的观察方法与饱满的热情是画好一张作品的前提。作画者要力求在较短的时间里进入角色,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切忌漫不经心、胡思乱想、精力不集中。动笔之前,要有一个充分感受被画对象的过程,包括对象的基本形体比例、明暗层次、气质、环境、个性特点等,把对象的整体感受印记在脑海里,并认真思考需要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包括构图、工具、绘画风格等。即“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好多考生不注意这一阶段,盲目下笔,往往出现改来改去,犹豫不决,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最后导致作画失败而影响个人正常水平的发挥。考前辅导阶段一定要注意这一环节。在作画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从整体上观察与刻画形象,而使局部服从整体,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能被局部所吸引,死抠某些局部而忘记、忽略和画错整体特征。好多学生不是从整体出发,而是看一点,画一点,并不断变换观察尺度和基准,使画面形象不能形成严谨的基本形。导致画面琐碎、杂乱、孤立。同时作画只能从局部下笔,一笔一笔完成,客观上也容易养成从局部出发看问题的不良习惯。教师须及时引导和提醒学生,要认真、投入、快速,采用跑动或移动观察的方法,把对象鲜活、生动的第一印象和基本特征迅捷地表现出来。观察时力求做到上下左右同时看,画左边,看右边;画上边,看下边。促使学生整体观察、整体思考对象的各种关系,从而摆脱局部观察的不良习惯。 四、诚恳自信与理智分析。常言道:只有理解的事物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它。要想画出好的作品,必须进行理智分析,冷静思考。缺乏对形象本质——内部结构关系的理解,就很容易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陷入盲目照抄和拼凑表面现象的不良习惯,导致结构松散,体感不强,画面花乱。因此,进行认真、严谨、科学的理解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要忠实于对形象的观察和感受,诚恳自信地表现形象特征。 五、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取决于画面的最终效果,它是考官评卷判分的主要依据。此时,应该撇开其他各种因素,以画面为中心,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与处理。本阶段要认真研究比例是否准确,透视结构是否合理,动态是否生动,个性特征是否鲜明,是否符合立意要求,还要进行取舍、归纳、概括,哪部分应该加强,哪部分应该减弱,攫取主要的东西,舍弃次要的细节,使其不断生动、准确、完善。这一环节,对临战状态下的考前辅导与训练尤为重要。 1.确立构图 2.画出大的形体结构 3.逐步深入塑造 4.调整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