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教程 > 书画知识

什么是素描(2)

时间:2012-11-27 17:23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人物素描教程 第一步:构图用最简洁的基本形轻轻确定头像置于画于纸中部略高于中心的位置,画侧面的头像时的视线前方要适当多留空白。 第二步:用辅
                人物素描教程

       第一步:构图 用最简洁的基本形轻轻确定头像置于画于纸中部略高于中心的位置,画侧面的头像时的视线 前方要适当多留空白。 

       第二步: 用辅助线测定形体的比例, 透视和倾斜度, 确定大的形体特征。

       第三步: 从五官画起,用线条具体刻画形体细节,同时用色调表现主要的 转折处,色调要尽可能简练。

       第四步: 整理完成,从整体效果出发,通过加强减弱等方法处理,使画面详略得当,主要形象特点鲜明突出。

       素描头像的基本要求

       素描头像的训练,除了要有目的性以外,还必须具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只有在学习中自觉地按照这些原理去做,抓住基本法则,才能较快地掌握造型的规律和方法。  

       观察方法:  
       当我们开始写生时,面对着模特还只是一个初步的感觉,尽管这种感受比较深刻,但如果只停留在初步的印象上来作画,就会被模特表面的细节所迷惑,促使你无法深入下去,有时甚至会产生一些视觉中的错觉而导致画面的种种错误,因此这种初步的视觉感受必须深化,即从感性的初级阶段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阶段,树立正确的观察方法,其原因就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在头像写生时,始终把新鲜的视觉感受与分析研究对象结合起来,通过这样长期反复的实践,端正观察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整体观念 
       在作画时始终坚持整体地观察对象,这是头像写生训练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为在素描写生中没有任何孤立的东西,它是秩序、综合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体。培养整体观察的能力,做到写生时纵观全局,这必须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在作画的时候,如果我们看到什么画什么,不仅会使画面失去绘画中所必须遵守的主次虚实关系,而且会导致顾此失被,因小失大,造成形体比例上的错误。有一句艺术格言“画鼻子时看耳朵”,因此实际写生时当然不可能各局部同时画,但看对象时应纵观全局,各个部分的关系以一次观察所见为标准,不能以数次观察、不同时间所见为标准。如画头的基本形时,就必须同时注意它与颈部和肩部的关系。在处理明暗调子时也是如此,有时把这分画得暗一点,目的足为了使另一部分提壳;减弱这一部分是为了突出那一部分,这些都足以整体关系为着眼点。总而言之,由于我们描绘的对象是一个具有内在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不论是结构关系、比例关系、黑白关系、体面关系、面和线关系,都是相对存在,互相制约的,如果画时孤立片面地去对待,最终必定会失去画面的整体统一。由此可见,整体观察,它不仅是一个观察和表现的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思维方式方法问题。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画家,始终把整体关系放在首位,在整体关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再求局部的精致变化。画局部,看整体,反复交替,互相促进。如果局部破坏了整体,画面就会出现混乱,然而仅有大关系,没有局部的深入刻画,整体便是空洞的。整体的充实,足由局部精致表现来反映的,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  

       为了达到局—部与局部之间,以及局部与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准备,首先要从确定大关系人手,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作画步骤, 从大至小,由简人繁地逐步深入,同时要注意画面各局部之间的进展,始终保持相应的关系,才能进行有效的比较检验和调整。  

      柯罗曾经说“我从来不急于画细节,我首先注意一幅画的大体和特征.....”  

      立体观念: 
      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由它的高度、宽度和深度组合而成的,即三维空间。许多考生由于缺乏关于物体的体积是由面构成的原理,尽管他们有着正常的视觉,但只能画出宽度和高度的二维空间,却不能画出深度,把立体感表现出来。值得明确的是,任何物体都要以三度空间来测量,缺一不可。  

       在学习素描的开始,就应培养学生用立体观念去对待客观世界所有物象,并通过多种手法,把它们表现出来。通过反复的学习实践,使学生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明确。因为,素描虽然也有表现对象质感、体感以及不同色感的任务,比如画头像时,眼睛是透明的,头发蓬松而颜色较深;但它们首先都应具有立体感。学生在开始观察时,总是看不到它的体积而仅看到对象的不同颜色。所以他不能把深色的受光部画亮,也不能把浅色的背光部画深。物体各种固有色的观念,影响他们去研究物体受光后的明暗变化。为了便于学习,我们可以采取对石膏几何体的写生来理解物体由面所构成的原理,这个原理对于表现其它复杂的形体具有普遍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起在空间深度上塑造形体而不是在平面上描绘这一概念,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需要掌握透视知识和注意培养这种观察认识物象的习惯,才能正确把握物体在画面上的恰当位置,做到看得立体,画得立体。

       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作者的感受和艺术素养,取决于作者的精神表现,即内心世界的表达。作者的感受越深,在感情上越是能鲜明地感受到对象精神的美和形象的美,就越能进行有效的艺术概括。如作画开始,先观察研究,画面是强还是弱、色调是明快还是深沉等等,在感受对象的基础上,分析主次关系,前后虚实关系,这样由表象认识上升到理性的把握,画面上的形象就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绘画训练是技术训练,同时也是艺术训练,二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作画实践中,描绘活动同时也是表现活动,是作画人眼中、脑中、手下的同一件事情。素描实践只讲技术不讲艺术,只能说是训练画匠。造型艺术不讲艺术规律和艺术表现,就无所谓艺术教育,更谈不上艺术创造了。  

       艺术表现要付诸于形式,成为视觉感受的具体形象。画面构图的主次虚实处理,用笔的抑扬顿挫,和谐的韵律节奏等等构成了形式美。在学习中,各种形式美因素也是从观察、感受物象中升华出来并运用于艺术实践的。倘若不顾对象故意摆弄玄虚,在画面上搞形式游戏,这是基础训练中不可取的。

       快速素描训练五法 
       一、科学的学习方法与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取得成功的保证。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作画非常刻苦、勤奋,但进步很小,甚至长时间停止不前,这往往就是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有问题。表面上看,他们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但他们不知道及时总结经验,不善于开动脑筋思考问题,不知道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更谈不上如何解决问题,出现了盲目蛮干主义。这怎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呢?因此,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思路,提高学习效率,以适应高考要求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临战状态下的广大考生,更要注意研究和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以避免走弯路,影响学习进步的速度。 

       二、明确学习目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常言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就是要求我们首先要弄清自己的学习状况,存在哪方面的问题,针对性地去克服与解决。比如:有的同学造型阶段比较好,但明暗调子表现较差;有的整体表现形象的能力还可以,但构图方面老出问题;还有的同学比例构图解决得不错,但对形象结构理解不到位或体积塑造能力较弱,空间感表现差等等。考前这一段时间,就要针对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理想、爱好和愿望,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院校或系科。不同院校、不同系科专业考试的要求会有所不同,考生就要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与训练。例如:设计系科的要求和传统绘画系科的要求侧重点就有所不同。不同院校的命题、作画要求和评分标准也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必须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针对所报考院校具体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是考前训练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 

       三、科学的观察方法与饱满的热情是画好一张作品的前提。作画者要力求在较短的时间里进入角色,达到最佳的竞技状态,切忌漫不经心、胡思乱想、精力不集中。动笔之前,要有一个充分感受被画对象的过程,包括对象的基本形体比例、明暗层次、气质、环境、个性特点等,把对象的整体感受印记在脑海里,并认真思考需要采用的方法与手段,包括构图、工具、绘画风格等。即“胸有成竹”,意在笔先。好多考生不注意这一阶段,盲目下笔,往往出现改来改去,犹豫不决,手忙脚乱、顾此失彼,最后导致作画失败而影响个人正常水平的发挥。考前辅导阶段一定要注意这一环节。在作画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从整体上观察与刻画形象,而使局部服从整体,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不能被局部所吸引,死抠某些局部而忘记、忽略和画错整体特征。好多学生不是从整体出发,而是看一点,画一点,并不断变换观察尺度和基准,使画面形象不能形成严谨的基本形。导致画面琐碎、杂乱、孤立。同时作画只能从局部下笔,一笔一笔完成,客观上也容易养成从局部出发看问题的不良习惯。教师须及时引导和提醒学生,要认真、投入、快速,采用跑动或移动观察的方法,把对象鲜活、生动的第一印象和基本特征迅捷地表现出来。观察时力求做到上下左右同时看,画左边,看右边;画上边,看下边。促使学生整体观察、整体思考对象的各种关系,从而摆脱局部观察的不良习惯。 

       四、诚恳自信与理智分析。常言道:只有理解的事物我们才能更好地感受它。要想画出好的作品,必须进行理智分析,冷静思考。缺乏对形象本质——内部结构关系的理解,就很容易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陷入盲目照抄和拼凑表面现象的不良习惯,导致结构松散,体感不强,画面花乱。因此,进行认真、严谨、科学的理解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要忠实于对形象的观察和感受,诚恳自信地表现形象特征。 

       五、成功与否的关键主要取决于画面的最终效果,它是考官评卷判分的主要依据。此时,应该撇开其他各种因素,以画面为中心,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与处理。本阶段要认真研究比例是否准确,透视结构是否合理,动态是否生动,个性特征是否鲜明,是否符合立意要求,还要进行取舍、归纳、概括,哪部分应该加强,哪部分应该减弱,攫取主要的东西,舍弃次要的细节,使其不断生动、准确、完善。这一环节,对临战状态下的考前辅导与训练尤为重要。

       1.确立构图 
       推敲构图的安排,使画面上物体主次得当,构图均衡而又有变,避免散、乱、空、塞等弊病。 

       2.画出大的形体结构  
       用长直线画出物体的形体结构(物体看不见部分也要轻轻画出),要求物体的形状、比例、结构关系准确。再画出各个明暗层次(高光、亮部、中间色、暗部,投影以及明暗交接线)的形状位置。 

       3.逐步深入塑造 
       通过对形体明暗的描绘(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深入塑造对象的体积感。对文要的、关键性的细节要精心刻划。 

       4.调整完成  
       深入刻划时难免忽视整体及局部间相互关系。这时要全面予以调整(主要指形体结构还包括色调、质感、空间、主次等等),做到有所取舍、突出主体。

(责任编辑:RGB)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