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原来是尼德兰的一部分。16世纪时,一个富庶的尼德兰,却被当时最封建与落后的专制国家西班牙所统治着。尼德兰人民经过几十年的革命斗争,才使北方诸省首先获得了独立,1609年,成立了荷兰共和国。 荷兰独立后,经济迅速获得发展,在随之而来的思想自由中,产生了新兴的民族美术趣味。美术很快从神话和宗教的狭窄范围中解脱出来,把描绘对象推向更广大的现实生活领域,便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为这一阶级所特有的贪图安乐的观念。 在17世纪,荷兰美术中的肖像画成了最繁荣的画种。画家伦勃朗·哈门斯·范·兰即是当时最有影响的肖像画代表。《尼可雷斯·托普教授的解剖学课》是当时阿姆斯特丹外科医生行会委托伦勃朗画的团体肖像画之一,也是伦勃朗的成名作,作品突破荷兰传统的团体肖像画的呆板程式,他力求在作品中,以显眼的人体姿态和运动来表达最巨大的内心情感。在构图和人物神态上均处理得逼真而生动,因而受到好评。画家为了使人物形象集中且有主次,画中人物形象又要保持同等地位,各得其所、皆大欢喜。借上解剖学课来刻画每个人的面貌和性格特征。 画面上右侧那个主要人物,即是医学博士杜普教授,其余七人也都是真实的人物。我们会发现这是一幅富有情节性的肖像画。在画中,画家着重突出了杜普教授。他独坐在一边,面对着七位学者,一边做着解剖一边阐述着人体的结构原理。七位学者:有的情不自禁地凑上前来吃惊而专注地看着教授所示的地方;有的手拿教材默默地思索;有的好象茅塞顿开;有的又好象如梦初醒……这丰富多采的表情,这鲜明的个性,这生动的姿态,在这冰冷、苍白的尸体的反衬下显得异常生动。 作为团体肖像画,当时大多数作品也如我们今天习见的团体像照片一样,是平均排列的。而伦勃朗所创作的这幅肖像,则与众不同,他将人物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把所有被画者组织在特定的情节之中。这种风格是深深被画者所欢迎的,于是伦勃朗的订件应接不暇了。 尽管如此,但每个被画者的"肖似"必须符合要求。此画作于1632年,其时画家才26岁。伦勃朗的创造性肖像风格已风靡整个阿姆斯特丹。当然,有时也因其中一位被画者未被摆在显著地位而提出抗议。所以,肖像画的收入虽然不少,但常常由于纠纷也不得不重画一幅。 我们从这幅画上看到了画家的构思能力:主讲人是著名的杜普医生,他作为主要人物,占有画面的一侧主要位置,其余人物以各自专注神态,有变化地穿插安排在一个有深度的平面上,使每个人物所处的位置互不遮挡,并且不受透视影响,大小基本相同,否则订画人是不接受的。教授在讲述解剖原理与手术实践的方法,显得十分老练的样子,其余的则凝神察看,聆听老师的讲述。光线是从左边射来的,正好落在尸体和所有人物的脸上,使人物的脸部被描绘得更正确传神。这种情节性肖像画不仅反映了荷兰新兴资产阶级对绘画的新要求,也展示出那个时代对于科学的探求精神。 此外,为了满足订画者的愿望,伦勃朗把8个人的姓名写在一张纸上,让画上其中一个人拿在手里,这种蛇足,是不得已的。在那个时代,被画者的姓名能留在画面上是最高要求,画家就作了这种巧妙的处理。不仅如此,画家还在右下角斜放着一本很大的解剖学讲义,这一道具从构图上看,也是艺术家的高妙经营。 大概伦勃朗也没有想到,这幅《蒂尔普教授的解剖课》不仅使订画者非常满意,而且使他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明星。从此,订画者源源不断,伦勃朗也因此由一个普通的平民一跃成了显耀的“贵族”。然而,难得的是,画家并没有为了维持这令人羡慕的“贵族”生活而墨守成规,而是不断地实验、探索,不断地突破自己。 (责任编辑:R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