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飞利浦公司的设计来看现代设计的制度化和体系化的过程。 飞利浦将其设计理念归结为6条原则: 人本主义理念; 保护环境; 深刻理解技术变化; 尊重独立性与自主性; 发展高层次的设计,设计不只是设计部的事情,而要发展为公司每个人的DNA; 要有社会道德等。
其中以人为本的交互式设计理念是核心所在。马尔扎诺和他的设计团队除了追求外观独特外,还与研究人员、心理学家、哲学家、人类学家保持联系。这种设计思维被马尔扎诺称为高端设计。目前,飞利浦正在实施多个设计研究项目,希望借此将“精于心,简于形”的概念完全注入到全新的设计理念当中。当前,大部分人对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复杂产品都不会留有深刻印象,这再次表明,只有以设计为主导,才能开发出人们真正需要的、确实能够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产品。飞利浦公司的设计中心要为公司开放新产品制定各种计划和标准,这是设计中心最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也是设计中心最重要的职能。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系列化、符合企业总体形象、标准化等等问题,公司有意识地把这个任务交给设计中心处理,目的是使产品设计能够具有与企业形象、企业产品形象一致的基本属性,是总体企业形象设计的一个立足点。根据飞利浦公司的要求,设计中心必须在产品的计划、设计、开发中体现以下几个基本的因素来: l )人机工学因素 2 )安全性因素; 3 )实用性与方便性因素; 4 )有效性因素;5 )完整的外型和色彩; 6 )耐用性因素。
2.名词:波普艺术 波普艺术是于20世纪60年代兴起于英国的追求大众化和正规化的设计。用来称呼新达达主义和新写实主义艺术家所创作的生活化的大众化的甚至垃圾化的作品,反对现代主义,追求艳俗的色彩,新颖的构思,和大众化的口味。 设计题材多取自于商业化的日常世界,是商业主义的。 设计动机取自于日常世界,如可乐、汽车、汉堡、招贴、商标、照片、影视图像等。 设计风格接纳商业风格的设计,追求机械的、冷漠的、简化的、逗乐的、引人注目的色彩,体现了充分的现实感和时代气息。
3.通过波普艺术的几个代表性艺术家看波普艺术的发展和特点 在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7—1986)。他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1962年他因展出汤罐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他的绘画图式几乎千篇一律。他把那些取自大众传媒的图像,如坎贝尔汤罐、可口可乐瓶子、美元钞票、蒙娜丽莎像以及玛丽莲·梦露头像等,作为基本元素在画上重复排立。他试图完全取消艺术创作中手工操作因素。他的所有作品都用丝网印刷技术制作,形象可以无数次地重复,给画面带来一种特有的呆板效果。实际上,安迪·沃霍尔画中特有的那种单调、无聊和重复,所传达的是某种冷漠、空虚、疏离的感觉,表现了当代高度发达的商业文明社会中人们内在的感情。 波普艺术又称普普艺术,是一个探讨通俗文化与艺术之间关连的艺术运动。波普艺术试图推翻抽象艺术并转向符号,商标等具象的大众文化主题。波普艺术这个字目前已知的是1956年英国的艺术评论家罗伦斯·艾伟Laurence Alloway所提出的。 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波普艺术家大量复制印刷的艺术品造成了相当多评论。早期某些波普艺术家力争博物馆典藏或赞助的机会。并使用很多廉价颜料创作,作品不久之后就无法保存。这也引起一些争议。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波普艺术特殊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流行时尚有相当特别而且长久的影响力。不少服装设计,平面设计师都直接或间接的从波普艺术中取得或剽窃灵感。波普艺术其创作特征是直接借用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进而从中升华出艺术的主题。它的出现不但破坏了艺术一向遵循的高雅与低俗之分,还使艺术创作的走向发生了质的变化。 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 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华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责任编辑:war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