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后的《Stern》版式更自由,边栏、图文、引语等更引人入胜 海曼和设计师团队受到 1980 年代《Stern》杂志版面的启发,把标题和文章主体缠绕在一起,创造出既复杂又精致欢乐的氛围。他们挑选了更加容易阅读的字体,代替了原来的字体。封面字体、版块分叠标题和文章标题采用了 Soft Press、Metric 字体和 Nimbus Roman9 号字体,其中 Metric 字体的灵感来源于西柏林街头标牌,文章内容字体采用了 Tundra 字体。 改版后的杂志继续以"每周图片"开篇,接着是"本周"版块。"本周"过后是特写专题,配有深度报道和跨页高精度大图。原有排版紧密的政治特写专题让位给了开放的图片故事。每个故事在排版时,字体松了些,标题和文章主题互相缠绕在一起,这是从 1980 年代《Stern》杂志的排版方式中获得的灵感。 Q :你觉得《TIME》杂志的"经典设计元素"是什么? A :现代《TIME》杂志拥有强烈的、卓尔不群的平面设计风格。辨识起来很容易。知名设计师瓦尔特·伯纳德曾使用了 Franklin Gothic 这种字体,以及清晰理智的欧式现代排版风格。我们就在这基础上起步。 Q :你和《TIME》杂志的视觉设计团队合作时有分歧吗? A :最初的设计方案是由我和同事宝拉·史切尔一起完成的。之后,我就搬到了《TIME》杂志的办公室,协助他们进一步完成设计并发布新版。我的团队和《TIME》杂志艺术副总监辛西娅·霍夫曼以及她的设计师们紧密合作,我们的分歧很小。总体的方向严格地指向了最初的设想,更困难的地方在于如何发展出一些前所未有的理念。 Q :你是如何理解传奇设计师瓦尔特·伯纳德的设计的?你又是如何传承他的设计风格的? A :瓦尔特·伯纳德对《TIME》杂志的改版是一个突破性的里程碑,在北美杂志设计史上影响重大。我一直认为他对《TIME》杂志的改版是属于偶像级的设计。但是,当我们继承任何设计师的设计遗产时,并不意味着是简单的修复工作。我们使用着他们设计的"骨骼"部分,但让它们显得更适应当代。我给你打个比方,我会把 20 年前的巴宝莉风衣和我外祖母联系在一起;现在我把它与凯特·莫斯联系在一起。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巴宝莉风衣都使用了经典的格子图案作为设计语言的核心部分。
改版后的《TIME》力图与日益兴起的电子媒体抗争,通过更为现代的视觉语言来获得读者认可 Q :你为什么说"帮助《TIME》杂志改版是杂志设计的终极机会。是非常兴奋和强烈的经验"? A :不久前,《TIME》杂志赢得了设计界的 ASME 奖。这一奖项通常被《Wired》、《GQ》、《得克萨斯月刊》这类偏重视觉的杂志摘得。尽管《TIME》杂志拥有资金雄厚的天才视觉设计师们,但是它是周刊,内容明显偏向新闻,纸张也很朴素,没有大篇幅的专题报道—所以,《TIME》杂志获得这一视觉设计奖项,是经过极度艰苦和富有创意的工作的结果,这也标志着《TIME》杂志拥有了牢固的视觉设计语言。让人记忆强烈的部分是工作压力:与这样一个品牌合作,与一群富有天资、水平极高的团队合作,高速完成了工作。 Q :在 1980 年代末,《Stern》杂志的设计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你是怎样从那段时期的设计中获得灵感的? A :1980 年代末,那时我刚刚从设计学院毕业。当时《Stern》杂志的版式设计显得非常时尚,非常吸引眼球。改版时我们通过翻阅《Stern》杂志档案,再度以新鲜的目光去打量那些杂志,发现在《Stern》杂志的设计历史上,那段时间的版式设计依然富有原创意味,远远地领先当时所有竞争对手和同行。 Q :你认为当今世界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哪些变化? A :现在人们的阅读量更大,重点更少,阅读经验更类似浏览。最近我们帮助《Cosmo》杂志进行了改版设计,每页单词量减少了 25%。现在,英国的通俗小报尤其如此,编辑们非常理解有很多竞争对手企图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庞大的年轻人群把很多时间花在移动设备和社交媒体上。因此很多杂志把内容编排得非常适于快读;另一方面,一些杂志正好做了相反的事情,他们的内容富有深度,并以较长篇幅呈现,比如《新共和》、《大西洋月刊》和《外交》杂志。今年《TIME》杂志发表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篇文章,是关于医保的。另外,平面设计能够让受众变得更加悦读。数字时代让很多通讯更方便,但仍有一些内在的东西无法在电脑屏幕上呈现。 Q :纸媒的式微让它们纷纷改版。你对此怎么看? A :这是不可避免的,但仍有数以百万计的读者喜欢阅读纸媒。只要广告商认识到这几百万名读者的重要性,纸媒就会一直存在。我也相信读者与纸媒之间存在着更为丰富的关联。不幸的是,这无法像网页点击量那样精确计算,所以广告商们对网站更青睐。但是,我认为人们依然愿意把杂志带回家阅读,这样的传统习惯不会被一朝改变。 (责任编辑:R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