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渔隐图卷》堪称是唐寅传世的画卷中最为精湛的一件作品。笔墨和设色有明显的南宋人马远和李唐等人风格,也与明初浙派山水有些法乳渊源。此图卷最为显著的皴法就是“南宋四家”的小斧劈皴,杂树构勒和人物亦纯是南宋院体。清初恽寿平曾在《南田画跋》中云:“六如居士以超逸之笔,作南宋人画法,李唐刻画之迹为之一变。全用渲晕,洗其勾斫,故焕然神明,当使南宋诸公皆拜床下。”评价不可谓不高。 乾隆皇帝对唐寅《溪山渔隐图卷》非常喜爱,题引首和在画上作诗,并钤有多方鉴藏御玺。编纂《石渠宝笈》的词臣们将此图卷定为唐寅作品中的“上等”。但在1928年,当时的故宫博物院曾聘请丁佛言、关冕均、郭葆昌、容庚、廉南湖、福开森、王福厂、邓以蛰、朱文钧、吴瀛、陈汉第、沈尹默、溥侗等十五人组成委员会,对故宫藏品进行清理和重新鉴定。而唐寅《溪山渔隐图卷》被鉴为“代笔”,并在包首上贴有“代笔”浮签。却没有写出鉴定为“代笔”的理由。后来,徐邦达先生在《重订清宫旧藏书画录》一书中,也将此图卷定为“周臣代笔”。 唐寅在《溪山渔隐图卷》的前端上方行书题诗和署款云:“茶窗渔竿养野心,水田漠漠树荫荫。太平时节英雄懒,湖海无边草泽深。唐寅画。”卷后拖尾纸上王宠小行书题跋:“六如此卷,苍润蒙密,淋漓畅快,时一展玩则心与理契,清兴趣会。今日从事于车尘马足间者不无惭负于斯图耶。嘉靖癸未春石湖精舍书。王宠。”嘉靖癸未即1523年,王宠时年三十岁。而同年12月2日,唐寅卒于家中,年五十四岁。祝允明为撰墓志铭,王宠书丹。唐、王还是儿女亲家,在唐寅死后不久,他的女儿嫁给了王宠的儿子王子阳。 《溪山渔隐图卷》绘松树、丹枫黄叶,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错落于溪岸石间。人物或促膝对酌,曳杖闲步,或凭栏观钓,或吹笛濯足。皴山以披麻融入带水斧劈长皴,山石以石青加墨渍染,受阳面露白,表现凹凸明暗,富有立体感。绘叶采夹叶法,加染花青、朱砂、藤黄,设色明豔。整卷笔精墨妙,意境更好。 唐寅画为周臣代笔说出自何良俊《四友斋画论》,明末清初姜绍书则坐实此事,何良俊稍晚于唐寅,周臣为唐寅代笔之事容或有之,需要指出的是,即使确有代笔之事,唐寅的作品未必件件出于代笔。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该轻下代笔的结论。在这件作品的拖尾,有王宠、程大伦、陆治、顾德育、居节五人的题跋。王宠题跋中明言“六如此卷”如何如何,已经表明他对真伪的判断。陆治题跋云:“子畏先生此图画法苍古,出入营丘晞古之间。”已经明确此卷为唐寅所作。程大伦、顾德育、居节皆为吴人,不但年龄相仿,且都是文徵明的学生。他们不仅在时间、空间上与唐寅有交集,而且在书画上也具备很好的水平。他们对于唐寅作品的判断也不会有问题。唐、周两家的作品仍然各具面目,是可以分辨的。其一,周臣作品比较细碎,画面有拥塞之感,而唐寅作品的构图则注重留白,形成有效的空间分割。其次,唐寅作品的笔法劲洁,无论是皴法还是勾勒都是如此,这一点与他的书法训练有关,也与个人的艺术天赋有关。周臣的笔法则有僵硬、板滞之处,仔细观察,不难区别。综合以上的看法,我们认为《溪山渔隐图》为唐寅真迹,代笔一说并不成立。 乾隆将唐寅作品的主题概括为渔隐,即隐逸的主题。王宠和陆治的题跋所关注的都是此作所表达出的清趣与天机,与乾隆所题渔隐的含义是相当契合的。全卷构图采用三段式。第一段描绘一片生长着丹枫青松的山坡。第二段是全卷的主体,描绘的是溪山的景色和人物的活动。第三段回到自然景物。唐寅大概通过九个不同的景色和人物活动来表现这个主题: 其一,秋季。渔隐主题的表达需要一个合适的季节。唐寅将整个画面设置为秋天的景色。秋天所具有的饱满又萧索的意味是很适合隐逸气格的表达; 其二,湖海。无论是渔还是隐的主题,都离不开水的题材。唐寅将整个画面设计为一片庞大的水面,一切的主题都将在此展开; 其三,山石。水对隐逸题材的表达只起到了一种衬托的作用。在山水画中,真正表达主题的仍是山的题材,在《溪山渔隐图》中也是如此。湖海中的山石构成了画面的主体; 其四,树木。对于后世文人画而言,那些简单点染的树木也许无助于主题的表达。但是对于唐寅来说,树木正是他表达主题的主要题材; 其五,扁舟和茅屋。渔隐主题的表达当然离不开具体的环境和道具。应该说,扁舟和茅屋是很好的题材组合; 其六,烹茶。茶与酒是历代文人所不可少的。退居山林的诗翁野老,需要它们来体会生活的味道; 其七,饮酒。唐寅的题画诗中没有出现酒的字样,但是程大伦的“水寒留客醉”“重阳应一醉”、顾德育的“临风一醉无余事”、居节的“酒酣月出披蓑卧”似乎都提示了饮酒的题材。我们推测,饮酒的场合是在临水的茅屋之中; 其八,垂钓。垂钓在隐逸主题中是必然的题材。这也是渔隐主题的重点所在; 其九,横笛。对于渔隐的主题来说,横笛的题材也许表达的是高山流水的寓意。知音总是少的。 王宠楷书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卷》 释文:六如此卷。苍润蒙密。淋漓畅快。时一展玩。则心与理契。情与趣会。令日从事于车尘马足间者。不无惭负于斯图耶。嘉靖癸未春石湖精舍书。王宠。 程大伦行书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卷》 释文:溪亭四面山,杨柳半溪湾。蝉响螳螂急,鱼深翡翠闲。水寒留客醉,月上与僧还。尤恋萧萧竹,西斋未掩关。暖枕眠溪柳,僧斋昨夜期。茶香秋梦后,松韵晚吟时。共戏鱼翻藻,争栖鸟坠枝。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太仓程大伦。 陆治行书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卷》 释文:子畏先生此图,画法苍古,出入营丘希古之间。丹枫黄叶,瀑布流泉,叠渚回汀,悠然映带。诗翁野老,纵谈垂钓,使观者参物外之高踪。豁心情之纡郁,天机流动,泼泼眼底。非先生灵腕之妙。其能若是哉,展卷披对,能忘高山景行之想。包山陆治。 顾德育行书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卷》 释文:湖上即事。镜里南屏空翠流。云中千树隔清秋。长竿只博余年景。不占人间特地愁。波翻晴日乱鸥飞。秋满矶头片石矶。不是昼闲人迹少。自无尘到白云扉。闲理扁舟湖水头。白云遮尽碧山秋。临风一醉无余事。欲采苹花不自由。门柳荫荫湖水平。扁舟来往短桡轻。自炊菰米青精饭。一饱蓑衣待月明。顾德育。 居节行书跋唐寅《溪山渔隐图卷》 释文:染青烘翠湿未收,连山画出石湖秋。船头仰面吹横笛。明月满身如水流。吴市行歌懒负薪,扁舟原是五湖人。苎萝女子曾游地。到晚云山也效颦。芙蓉楼在碧湖头。高卷湘帘见水鸥。屈膝屏前峰数点。三湘烟树九疑秋。吴王行处锦江山。赐剑人亡白日寒。试上拜郊台上望。满湖风雨一渔竿。白石滩边双鹭鸶。羽毛如雪立多时。船头一缕青烟起。正是天随茶熟时。一卷鱼经一钓竿。年年江渚傍风湍。酒酣月出披蓑卧。雪满千山生夜寒。牧豕生居节。 (责任编辑:R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