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分别使用飞思P65+和P30两款产品,机身选择笔者喜欢的哈苏503CW,镜头则采用哈苏C 60mm f/3.5 T*和C 80mm f/2.8。 P65+搭载6050万像素传感器,尺寸约53.9×40.4mm,与645画幅完全相同,感光度范围ISO 50-800,Sensor+模式下可扩展至ISO 200-3200,此时分辨率降至1500万像素,最高连拍速度1张/秒。P30+则搭载了一块3100万像素CCD传感器,尺寸约为44.2×33.1mm,最高连拍速度0.8张/秒 从实际使用结果来看,数码后背与胶片后背一样,基本不会影响相机操作,也不存在使用习惯问题。对于刚入门的用户来说,唯一会感到陌生的地方可能就是需要先将镜头和数码后背的同步接口连起来。
P+系列的屏幕一直为人所诟病,与IQ系列比起来差了不少,即使在阴天也还是会难以看清上面的内容。此外,在P+系列里放大查看照片也略显麻烦,仅有3种放大倍率,好在放大速度还不错,没有明显延迟。此外,P65+内置有曝光计时器和电子水平仪功能,这对于拍摄风光类题材的摄影师来说十分有用。
感光度测试:
数码后背的传感器尺寸比普通相机要大很多,理论上拥有更好的信噪比性能。P65+还拥有一项名为Sensor+的扩展模式,可以将感光度范围扩展至ISO 3200。接下来就是要对飞思P65+的高感光度画质进行测试。
普通模式:
Sensor+模式(1500万像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