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资讯 > 艺术大师

著名平面设计师张达利先生访谈 蜕变自己

时间:2015-06-29 12:16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韩湛宁:张达利先生您好,作为中国著名的设计师,您的设计一直被大家所关注,您能谈谈您的设计历程吗?其中您受谁的影响比较大呢,产生了那些方面影响? 张达利:我是1983年从兰州考取西安美术学院装潢系的,但是真正接受现代的艺术和设计思想是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西安和日本有很多交

韩湛宁:张达利先生您好,作为中国著名的设计师,您的设计一直被大家所关注,您能谈谈您的设计历程吗?其中您受谁的影响比较大呢,产生了那些方面影响?

张达利:我是1983年从兰州考取西安美术学院装潢系的,但是真正接受现代的艺术和设计思想是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候西安和日本有很多交流,有很多日本的设计和艺术书籍,特别是京都短期艺术大学的九谷正树来讲学等,震动很大,算是思想上真正开始对现代设计的领悟;当时西安有一些留学日本的老师陆续回来,如党晟,他们也带来了很多信息,还有陈绍华老师,他当时在西安美术学院的素描教学改革等等,以及他在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奖的作品《绿,来自您的手》等的影响,这些使自己对设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就是从尹定邦、王受之等的很多论著上知道现代设计的发展以及理论等等。

当时了解什么是现代设计之后,就觉得在学校很多课程设置是有问题的,同学们就罢课罢考,要求修改课程,这些体现了大家当时的渴望,也体现了我当时的渴望。那个时候算是我设计与艺术生涯的开端。

韩湛宁:现在深圳很多著名的设计师都来自西安,如陈绍华、韩家英、杜峰松、李克克等都来自西安,是否和您所说的西安当时的环境有关系呢?

张达利:是这样的,因为和日本的交流,如很多人去日本留学,以及日本教授来讲学,向学校赠送现代艺术与设计的书籍等等,还有以党晟为代表的日本留学过来的人的影响,促使西安很早就开始接触现代艺术与设计思潮,包括之前大概是1981、82年期间举办的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大展等的影响,所以西安出来很多的设计师。

韩湛宁:您为什么来深圳呢,这是不是您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张达利:我毕业后就直接来深圳,这是因为深圳迅猛的发展速度以及发达的国际资讯,这些是最有吸引力的。先是在深圳建筑设计院,后来1993年和朋友创办弘宇企业形象设计公司, 1995年改为张达利设计有限公司。

来深圳的确是我人生的重大转折,尽管在1992年之前没有参与深圳的设计活动,还是我还是感受深圳的设计氛围,特别是“平面设计在中国92展”让我深受影响,之后开始参与深圳的设计活动,1995年深圳平面设计协会成立,有了组织,1996年我成为协会理事,“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众多的作品入选并获奖,以及“96展”之后去日本和法国所受到的影响,这些使自己深受鼓舞,从而使设计与自己不可分割,并且朝着这条道路一直前进下去。

韩湛宁:谈谈您的作品可以吗?据我说了解,您的作品好象风格变化非常大,从你早期的《通往中国之路》到中间的《人与自然》一直到最近获“深圳设计03展”全场大奖的《设计深圳》、系列,是有很惊人的变化,能谈谈其中的变化吗?

张达利:你所说的《通往中国之路》,还有《时间》、《We Meet…》等算是我早期的作品,我自己把它归为第一个阶段,主要用中国传统的图象和元素去表现;96展之后去日本和法国的触动很大,回来后思想上有些改变,之后创作的《人与自然》就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包括那个时期的《深圳精神》、《我爱深圳》,以及《沟通》系列等等,这算我的第二个阶段,这个时期我做了很多探索,从概念上到手法上都做了很多尝试,所以风格变化比较大;从《设计深圳》、《字非字图非图》系列开始可以算做我的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现在是刚刚开始。这是我对自己作品的一个新的反思,我在思考中发现,很多的设计师受电脑的制约太多,往往在电脑上来回反复,被电脑的效果所左右,我就决定尝试抛弃电脑,用手工的方法去做,意念上就是想对文字重新排列,改变文字的阅读功能,或者说让文字失去阅读功能,成为图象,让感性的认识大于具体的文字解读,于是就有了《设计深圳》、《字非字图非图》等作品,做出之后,觉得很多意思,也得到大家的认可,很多人看后说:原来海报还可以这样,获奖也是一个证明吧。

韩湛宁:您的作品获得了很多的国际大奖,其中很多是评审奖,您能谈谈为什么吗?是不是对您的实验性和探索性进行褒奖呢?

张达利:我想是吧。我比较注重设计的实验性和探索性,我是一个不愿意重复自己的人,我一直在思考自己该怎么走,我要不断地抛弃自己,不断地尝试新的理念和方法。而设计我认为就是不断地探索,尝试和体验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创新和不断地否定自己,不怕失败,才有可能对设计领域、对未来有所贡献。

韩湛宁:这应该是您的设计观点吧?您在设计中最注重什么?可以谈谈吗?

张达利:我注重设计里的感性的东西,以及设计师的品位。我认为设计就是要提升品位和品质,对产品、对所有影响社会的东西进行提升,也就是对社会产生影响。对于设计师,我认为重要的是品位,以及他的探索精神。优秀的设计师与普通的设计师的区别就在这里。

韩湛宁:您是怎么对待商业设计的呢?以及您是怎么处理商业设计和自己的个人创作呢?或者说您是如何将个人创作应用到商业设计之中呢?

张达利:我认为商业和学术同样重要,设计师通过学术探索去前进,然后把探索的结果转化为服务社会的东西,转化为客户的产品,这样就对社会产生影响,这才是设计师最大的功劳。

一个设计师,你有好的想法就要有效地实施,让客户接受,然后把它变为现实。我在设计电视剧《洛神》的画册时就是这样,我把故事情节全部打乱,重新揉造,成为一个感性的东西,让读者产生兴趣,让他们渴望去看电视剧。这个想法费了很大的劲和客户沟通,最后终于说服了客户,产生了那个册子,结果他们很满意,认为这是全新的、没有设计师敢于这样去想和做的东西,令人惊喜。和客户沟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只有多交流,多沟通,才能达成公识,才能做出好东西。

韩湛宁:您在经营公司之外还经营自己的茶馆“新茗堂”,并且把“新茗堂”作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和平台,并且获得了很大的影响力,您是怎么一个想法来做的呢?

张达利:“新茗堂”其实比较早,是在1998年成立的,那时我公司前面有很好的草地和亭子,我就想把那个地方做成一个交流和休闲的地方,就做了茶馆,还有一个书廊,和欧宁一起做,完全是兴趣,当时类似的场所很少,所以就成为深圳设计和文化界的一个聚集之地,大家经常探讨专业的问题,当时也为书廊进书,去香港等地,获得很多资讯,这些都也对自己产生了影响,2003年在八卦岭重新开张,也是如此,我不刻意去赢利,我只是喜欢。

韩湛宁:我看到您近年来开始涉足平面设计之外的领域,如空间、雕塑等等?您是如何看待呢?您的“新茗堂”好象就是自己设计的?

张达利:做空间和雕塑也是一种尝试,也是我对自己的突破和对新领域的尝试。我有机会就一定去尝试,我喜欢这样的挑战。“新茗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给自己一个在空间方面尝试的机会,把自己的平面上的理念扩展到一个空间之中,很有挑战性,很多人很喜欢,甚至不少客户来要求我去为他们做空间设计。

韩湛宁:这是不是也体现了你曾经谈到过的“变色龙”学说,即设计师角色的变换和“融入”呢?

张达利:是的,我认为设计师需要不停地变换角色,和变色龙变身的效果很相似,就是可以随时“融入”角色中,又可以随时抽离,我把这种变换定义为:不断地蜕变自己。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未来的设计是什么?其实我们一无所知,我们只能不断地蜕变自己。

韩湛宁:您如何看待目前深圳的设计现状?

张达利:目前深圳的设计现状有些混乱和无序,行业没有标准,使客户没有参照,没有办法去比较,如设计师的水准怎么界定,设计项目怎么收费等等,我希望在这些方面有所改进和完善。

韩湛宁:深圳政府和文化界提出把深圳打造为“设计之都”,您是怎么认为呢?这一举动对深圳以及设计本身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张达利:我觉得这个提法非常好,首先说明得到政府的认可,对整体行业和城市本身都有很深远的意义。但是我认为政府应该有些实际措施去真正为设计,为设计师做些什么,比如对设计师进行扶持等等。政府需要整体去考虑,创造一个良性的环境,给设计师一个更大的空间去发挥。

张达利

生于西安,1987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1995年成立深圳张达利设计有限公司。

曾获“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金奖、银奖、铜奖、评委奖,“平面设计在中国96展”优异奖,香港设计双年展铜奖、评委奖,日本富山海报展优异奖,波兰国际电脑设计艺术双年奖全场大奖,“深圳设计03展”金奖、评审奖、全场大奖等。现为深圳市平面设计师协会副主席。

(责任编辑:RGB)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