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半丁(1876—1970),原名陈年,字静山,浙江绍兴人,居北京。20岁时,他在上海得任伯年、吴昌硕等名家的指授,诗文、金石、书画得以全面发展。半丁之名就是吴昌硕为他改的。后经吴昌硕引介进入北京艺术圈,为北京画坛重要人物。他山水、花鸟、人物兼善,尤善小写意花卉,得明清众家之长。山水得石涛笔意,后期掺进写生所得。其山水流传不如花鸟广泛,但山水境界高于其一般花鸟作品。 此幅属其中年作品,画面有明显的石涛式密点子,笔法枯苍又类石谿。布景简洁,且留有大片空白。近处树石茅亭,远处沙渚缥缈,皆用枯笔勾皴覆以淡彩渲染,苍润相兼,似有“悲秋”之意。江中舟子行于意境幽渺之中,颇有去尘之概。画幅上部的行草长题,书法潇洒,篆印古朴,更以纪游诗句言说不尽的画意,使诗、书、画、印达于高度统一。 陈半丁年历表 1876年清光绪二年 (丙子) 5月14日(农历四月二十一日)诞生于浙江绍兴柯桥镇西泽村一中医世家,双生,初名静山,自号半丁。幼时家境贫寒,父曾靠劳力维持一家生计,常以饮酒消解疲劳。出于对陈年老酒的想往,故又给他起一名叫“陈年”,以示喜爱之意。胞弟陈易斋大半生靠半丁接济给养。 后刻有两方印:“丙子四月二十一日半丁先生”、“陈半丁丙子双生千秋”以记之。 1881年清光绪七年 (辛已)6岁 母亡,家中无人照顾,由外祖母扶养,入私塾。 1884年清光绪十年 (甲申)9岁 父亡,相继外祖母病故,即失学,无人照顾,转由祖母照看,并以纺线、织带、帮工等以助家需。 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 (已丑)14岁 遭叔婶强逼离家出走,跑到舅婆家,后由姑父带至兰溪学徒,自谋生计。自言“从此自求生活,含辛茹苦,无以名状”。 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 (庚寅)15岁 在钱庄学徒,由此触及笔墨,对绘画产生奇趣(常用笔墨将字画涂抹于长袍的里襟处),自言“嗜书画入骨,饥饿犹不顾也”。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 (甲午)19岁 由兰溪返至舅婆家,为父母安置故坟,被舅婆看中将孙女王槐英许诺为妻。适逢表叔吴隐(晚清书画家,工书法、绘画、篆刻,自设西泠印社分社于上海)由沪回绍,为表叔器重带至上海虹口严信厚家,拓图章、刻碑为业。据自传云:“十九岁在上海得蒲作英先生之助,介往同里任伯年先生指示,不久又遇吴昌硕先生之同情,旦夕得同室深研,有十年之久,获益匪浅”。 1895年 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20岁 在上海吴昌硕经常带往任伯年处补习翎毛、人物,因半丁与任先生是同乡,任与吴昌硕又相交莫逆,颇得任氏喜爱,收为弟子,惜乎未及一载而亡。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丙申)21岁 回乡与王槐英完婚,婚后返回上海。 1898年 清光绪二十四年(戊戌)23岁 吴昌硕为其篆写“陈年”、“半丁”二印,半丁刻成。“陈年”印,边款为:二字缶老为余篆也,戊戌十月半丁记。顶款为缶翁所刻曰:半丁道人自作。“半丁”印,边款为:昌硕半丁合作此印,顶款为:静山制。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25岁 长子光宇生。 1903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28岁 严信厚去世,应其子严子均之邀至严家帮助清理文物等事务。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已)30岁 应吴昌硕之邀到苏州缶翁新居雍睦堂与他作伴,并为缶翁先考妣作祖像, “旦夕得同室深研”。 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31岁 是年三月完成缶翁先考妣像,“缶翁十分满意,每逢除夕及祭日,总展于中堂供奉,亲率全家祭拜……直至今日”。 应宁波会馆董事严子均之邀到上海,为宁波会馆临摹修补残破的任伯年作品。后又由金城邀同到北平住金家。 为慈溪严氏小长卢馆刻石昭代尺牍。 为西冷印社之古今楹联彙刻并拓搨各家印谱。 在上海的十年里曾得到 吴榖祥、吴石仙、金瞎牛、高邕之、胡菊邻、杨伯润、陆廉夫、费余伯、黄山寿等名家多方评点受益颇深。 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33岁 临电柱道人(髠残)山水轴。 临清湘山水册页八开。 长女纪宣生。 1909年宣统元年(已酉)34岁 拟任伯年花鸟屏中《白凤梧桐》。 经金城推荐与肃亲王善耆相识,入肃王府,为吴柳堂侍御画像,受肃亲王厚待,劝其入部任职为官,半丁以恪守先人遗训为由婉言谢绝。其后刻:“清风高节是家传”印一方,以资铭记。 1910年宣统二年 (庚戌)35岁 吴昌硕特地来京数月为半丁“把场”。并介绍给画界友人,与吴观岱,贺履之,陈师曾等京城名人交往,相互砌磋技艺。 吴昌硕为半丁定置润格,亲笔书写“半丁画润”。并特别推荐曰:半丁旧友性嗜古,能刻画,写花草人物能直追宋元,近写罗汉变幻百出,在佛法中可称无上妙谛,求者履盈户外。为定润目……。庚戌长夏吴俊卿(钤“吴俊之印”)。 与吴昌硕合作(吴篆陈刻)“半丁”、“山阴道上人”、“静山”等多方印章。 与金城、陈师曾商办“中国书画研究会”,并筹设“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 应金城所求,临任伯年《白凤梧桐图》(与前画略有更动)。 绘巨幅指墨画《十八罗汉图》,在此间绘人物、佛像较多。 临清湘大涤子山水册十开。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36岁 九月返回故里。 1914年民国三年(甲寅)39岁 重返北平,先住东皇城根,后居西河沿佘家胡同上虞会馆,在会馆与鲁迅相识,谈及自己是半个丁,鲁迅呵然认同,之后作画即常以半丁署名落款。 在蒙藏院编辑部任职。 1915年民国四年(乙卯)40岁 “宣南画社”成立于余绍宋寓所,和余绍宋,陈师曾、梁启超、姚茫文、溥雪斋、溥心畬、王梦白、沈尹默等社会名流先后入社。 吴昌硕赠画诗两首: 画菊雨后东篱野色寒骚人常把落英餐 朱门酒肉熏天臭燕赏黄华当牡丹。 画松僵卧有如龙蜕骨后凋不比凤栖梧 岁寒矫矫凌霜雪,肯受秦封作大夫。 梅兰芳拜师。 1916年民国五年(丙辰)41岁 远亲蔡元培邀至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为馆长章士钊所器重,彼此相处甚洽,相互研究文史大有裨益,后与陈师曾共商成立书画研究室事,因经费结据未果。 1917年民国六年(丁巳)42岁 齐白石来北平,从陈师曾处闻知半丁,后于书画助赈会上观其画,识其人,当日造访,初次谋面,十分投缘,论画,谈艺,题诗更如知己,大有相见恨晚之感,自此成为莫逆。齐白石在《壬戌日记》中记曰:“……半丁居京八年,缶老、师曾外,知者无多人,盖画极高耳。余知其名,闻于师曾,一日于书画助赈会得观其画,少顷,见其人,则如旧识。是夜,余往谈,甚恰……”。 1918年民国七年(戊午)43岁 任国立北平美术学校中国画教授。 1919年民国八年(已未)44岁 “湖社”成立,为历史上最早的书画组织之一。陈半丁、梅兰芳、齐白石、张学良等均与湖社有交往。张学良曾向半丁学画。 1920年民国九年 (庚申)45岁 由金城、周肇祥、贺良朴、陈师曾、陈汉第、萧谦中等20余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周肇祥任名誉会长,半丁任评议。 齐白石送三子齐良琨(子茹)拜于半丁门下。 为寿石工刻“湘怨楼”印。 为梅兰芳绘“芙蓉”图。 1922年民国十一年(壬戌)47岁 陈师曾与金城等应日本邀请参加第二次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引起轰动,其中半丁参展作品十幅售出六幅。 纪念苏东坡诞辰885周年,参加陈师曾组织的“罗园雅集”,参加者有王梦白、周肇详、汤定之、齐白石、肖至泉、肖谦中、溥心畬、姚茫父、罗雁峰、凌直支、杨令茀、金城、孙涌昭、江南苹等。 肃亲王善耆病故于旅顺,半丁在大连两次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款项全部作运送灵柩费用。 表叔吴隐病故。 1923年民国十二年 (癸亥)48岁 任北京大学造型美术研究会中国画导师,同时在任的还有贺良朴、肖谦中、沈尹默等。 作《风竹暗生香》图和《鸟语花香》图,题款为:鸟语花香,都是指头禅中一派道味。癸亥暮拟新罗写法。 陈师曾病故南京。 1924年民国十三年 (甲子)49岁 著名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来京,刻“渐进”印,边款为:“刻画自如仿佛有鬼神助者,庶乎近者此印原赠泰戈尔因离行,留以自用。” 参加在中山公园水榭举办的第三次中日绘画展。 时年4月日本发生地震,贵州发生旱灾,在北平樱桃斜街贵州会馆与姚华、王梦白、凌直支等举办赈灾义卖画展。 1925年民国十四年(乙丑)50岁 吴昌硕亲笔写诗贺半丁五十寿诞,诗曰: 湛湛秋兴动吴洲,满地江湖一浪鸥。 感事直书新乐府 , 吟笺传递古诸侯。 好田阳羡曾观穑 , 归驿毘陵又系舟。 五十寿筵吾见摈,塔云岭雨斗风流。答友人。 齐白石画《水牛图》贺寿。 作《梧蝉图》,题曰:“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刻“不须老人”印,边款为“年五十而无须,岂天不须老也。” 刻“且亭”印,边款为“精毋求其工,工则匠矣”。 金城病逝于上海。 1927年民国十六年(丁卯)52岁 “中国画学研究会”由周肇祥任会长,陈半丁、徐宗浩任付会长。 为袁左良书写《论写竹》草书长卷。 北伐后成立国立北平艺术学院,任国画系教授。 吴昌硕病故。 1928年民国十七年 (戊辰)53岁 与汤定之、萧谦中合作,刻“三家村”印记之。 刻“三家村里”印(绍兴柯桥陈家故居有此地名)以铭记。 张大千造访,在宅邸结识溥心畬。 1929年民国十八年 (已巳)54岁 迎王慕廉为妻。 刻“不使孽钱”印,边款为:钱能通神,又能养命,欲求其安者,莫如自食其力。板桥云“闲来写幅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四字拟凿印。 刻“半丁画印”、“竹环斋”、“竹环斋画记”印,并于其后启用。 此期间与京剧界名人交往频繁,常以书画相赠,其中包括:萧长华、程砚秋、尚小云、毛世来、荀慧生、奚啸伯、孟小东、余叔岩、言菊朋、李少春等。 1930年民国十九年(庚午)55岁 迁居油房胡同。 刻“处事无忧笔一竿”、“百年甘守素”印。 女燕姣生。 1931年民国二十年 (辛未)56岁 “北平国剧学会”成立于纪晓岚故居。梅兰芳、张伯驹、余叔岩、陈半丁、齐如山为理事,出版过“剧学月刊”。 为“艺林月刊”题写刊名。 刻“小时飘零老似仙”印。边款为:余生无妄求,心无烦恼,目无大小,事无成见,手无寸铁,处之泰然,乐天由命,飘乎若仙矣。 刻:“半聋半哑”印,边款为:半聋半哑,无事不可。 刻:“不过此耳”印,边款为:看尽奇观,不如书卷,尝过滋味,无胜菜根,庶乎人情,不过此耳。 刻:“奇特”印,边款为: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学而不知者,下也;近世以不学而能治国平天下者,不为不奇特也。 刻:“事事清白”印,为戏曲教育家熊佛西作。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 (壬申)57岁 刻“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印,边款为:唐人诗句,刻之以自醒。 刻:“年年分得一半春”印,边款为:兄弟同庚今年合百十四岁……,一年春色,惟吾弟兄得其半,此前人诗,自留为我用。 临八大山人“鹰”,此幅被齐白石看中借走。见齐白石1932年作《英雄独立》题:“余年七十矣,未免好学,一昨在陈半丁处见朱雪个画鹰,借存其稿,从此画鹰必有进步。” 子燕保生 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 (癸酉)58岁 迎张慕贞为妻。 为妻张慕贞作山水画《独立见江船》。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 (甲戌)59岁 收弟子张爱玲。(男) 子燕雄生。 夫人王槐英病故。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 (乙亥)60岁 女燕华生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 (丙子)61岁 刻:“用耳不如用目”印,边款为:眼见是实,耳闻非真。然亦分事而论,否则听琴谈禅,目将安用?此强词也。智者不言,惟近来舌士多类乎此,是以世界公道难申。 刻“老之降至”、“半叟”、“老复丁”印。 刻“陈半丁考藏书画印”,款曰:宋代珍藏印,拟之。 女燕姮生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 (丁丑)62岁 “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为表示抗议,拒绝日伪政府聘请,毅然辞去国立北平艺专教授之职,以鬻画刻印为生。 刻:“强其骨”、“不使孽钱” 双面印,以铭记自勉。 刻:“没齿”、“中原无人”双面印,边款为:蛇蝎世界,皆有汉奸造成,痛心作此印半翁。 刻:“花草精神”、“林下何曾见一人”双面印,边款为:刻此自强。 刻:“如此山河”、“万牲园中守者”双面印,边款为:山河如此,民何以堪,半丁闷坐于危乱之区。 国难当头,半丁忧心重重,对日寇汉奸恨之入骨,爱国忧患之心溢于言表。 为了避开日本人的吵闹,几番周折,在严惠宇、杨济成等友人资助下,购得地安门米粮库四号院宅邸,该院落占地十余亩,院中有园中园五亩,故以“五亩之园”命之。 女燕妍生 1938年民国二十七年 (戊寅)63岁 收书画女弟子李永珍。 为慕廉,慕贞二位夫人作山水扇,用六如居士法。 王雪涛作《秋趣图》扇送半丁,题曰:戊寅中秋,写呈半丁夫子大人教正,受业王雪涛。 王梦白病故。半丁在“集粹山房”召集同仁好友举办书画义卖,为其料理后事,接济家小。 女燕娥、燕珠生。 1939年民国二十八年 (已卯)64岁 赴上海严惠宇处,尤无曲经严惠宇举荐拜半丁为师,收为入室弟子,是年尤无曲来北平学画。 为吴湖帆治印。 日军侵华进入绍兴,弟易斋性刚烈,空手夺刃御敌,刺日寇十余刀,伤及身体和双手,幸得脱身。 子燕麟生。 1940年民国二十九年 (庚辰)65岁 刻“天生半个汉”印,边款为:予孪生也,今已年六十又五,尚强健,弟则强于予。去年岁首,家乡遭灾,弟以白手抗敌,遍体鳞伤,浑身是血,居然得脱,至今生存无恙,可谓勇也。有感于此,因而记之,弟称英雄我也汉也。 应严惠宇之要求作人物画四幅赠之。款题:“不作人物已三十余年,兹按惠宇之要求不得不重门一试也 年”。“惠宇老弟索写庚辰冬至陈年记于五亩之园”。(陈半丁纪念馆珍藏) 子燕龙生。 1941年民国三十年 (辛巳)66岁 在中山公园为弟子尤无曲举办个人画展。承担所有费用,亲自为展品题诗,作款,为其把场提携。并为尤无曲刻印数枚供使用。同时还邀请齐白石为无曲写画润,齐还以高价购得《纤夫图》,一时间在画坛传为佳话。 子燕明生。刻“闲清居”印,边款为:年新辟一室,又得书额“闲清居”三字,因以名之,用刻此印记。辛巳十月十日明儿降生日半丁时年六十又六,额书三字董思翁书也。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 (壬午)67岁 刻:“半丁合作”印,边款为:合作之画,由来久矣,而用合作之印少有所见,近因合作之风大开,余亦时不能免,用刓是印记之。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癸未)68岁 刻:“莫自鸣馆”、“洞天福地”印。 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甲申)69岁 常与严惠宇,尤无曲见面,鼓励弟子多临古人字画,藉以提高技艺。与严谈抵制日货及支持爱国人士抗日活动事宜。 作山水画《层峦叠嶂》图。(钓鱼台国宾馆珍藏)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 (乙酉)70岁 与齐白石合作,为齐白石《挖耳图》题款曰:白石翁写罗汉,奇逸孤冷,神似雪个,近人不能为也。 作《山水图》,题为:“世世纷纷不可争,机心机事两非真,时人熟识迁翁意,只见江山不见人”。 刻:“只见江山不见人”印,边款为:汉官印相仿佛……胜利尚非实,更何况人乎,一群无耻禽兽不如也。 刻:“人间何处不春风”、“半丁老矣”印。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 (丙戌)71岁 任故宫博物院文物书画组研究员。 刻:“山阴半叟”印,边款为:一国用命不重人材,但凭区域,天下安得不乱!丙戌夏半丁忧闷作之。 刻:“千秋老纳”、“跳出范围”印。 刻:“年逢乱世”、“半丁涂抹”双面印。边款为:一片广告全部目录,狗熊精神,英雄排场,乱世之源由此。老丁。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 (丁亥)72岁 拒绝国民党政府邀请到南京举办画展。国民党某官员求画,以山林为背景,画了一个似人非人,似兽非兽的怪物。题款为:“上有魔王下有 谈贪”。 国民政府主席李宗仁到北平多次来家看望。 收潘君诺(然)为弟子。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戊子)73 解放前夕,米粮库寓所被国民党军进驻,占用部份房屋。国民党劝其飞往台湾被拒绝。 围城时期傅作义前来慰问并派人送来面粉等,供家人生活所需。 邓宝珊来京看望。 北平市市长何思源抵宅慰问。 常与马占山、傅作义、邓宝珊等共商和平解决北平问题。自言:“为解决和平问题热诚参加活动,及至今日对傅作义我三个的信诚如故”。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 (乙丑)74岁 北平和平解放后李济琛即致函问候,国民党驻军从寓所撤离。 新中国成立。刻:“得众则得国”印。 1951年(辛卯)76岁 春节期间毛主席派专人送来慰问品。 从米粮库4号院迁出,搬入东新帘子胡同和南魏胡同两宅院,两室分住。 7月政务院聘任其为中央文史研究馆第一批馆员。 任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 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与文史馆全体成员在“光明日报”发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文章。 在文史馆全会上陈词痛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 与叶恭绰、齐白石、何香凝等人合作《百花齐放》纪念“七一”。(中南海珍藏画集第一卷) 与叶恭绰、齐白石等人合作大型国画《普天同庆》呈送毛主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周年(中南海珍藏画集第一卷)。 为毛主席作《佛手图》祝寿。题款为:富国裕民一手完成。 1952年 (壬辰) 77岁 加入北京市美术家协会。 6月21日参加中央文史馆在北海静心斋“欢迎朝鲜人民军代表团及中国人民志愿军代表团”活动。 为支援“抗美援朝”参加在中山公园举行的古董、磁杂、书画义卖。 为毛主席作《春满乾坤图》祝寿。 与何香凝、王雪涛合作《紫蟹黄花》。 1953年(癸巳)78岁 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 9月16日其作品参加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举办的新中国第一次全国画展。 为毛主席六十寿辰作《延年图》贺寿。 为斯大林作《佛手图》题款为:世界和平一手铸成。 作《菊花图》题为:惟有黄花是故人,略拟清湘笔。 为庆祝国庆绘作《佛手荷花图》奉祝毛主席万岁,题为:和平统一,一手玉成。(国家博物馆珍藏) 李济琛、傅作义、邵力子、郭沫若、老舍、于立群、胡洁青、章士钊、叶恭绰等经常来家做客,谈诗论画。 1954年 (甲午)79岁 为文字改革事宜,致信毛主席,谈及汉字简化的个人建议。毛主席在亲笔复信中对其关心文字改革事深感敬佩。并委任为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此信在文革时被抄,现下落不明)。 任北京市政协委员。 任中央美术学院,民族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贺新春,绘作大幅《墨荷图》题为:和平统一。(国家博物馆珍藏) 初冬绘作《松树牡丹》大画题为:春风满座(钓鱼台国宾馆珍藏)。 1955年(乙未)80岁 4月份万隆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失事,机上参加会议的中方八人罹难,为了悼念死难人士自己亲手绘制花圈送至治丧委员会以表哀悼。 八十寿辰时,李济琛副主席及徐燕荪、汪慎生、王雪涛、启功、周怀民、胡佩衡、溥雪斋等书画界同仁前来贺寿。李济琛赠亲笔题词一首,词曰:已晋髦年未似翁,椿桥掩映日方中,品高洪谷今重见,墨妙清湘孰并雄,清比鹤,健犹龙,弟昆媲美黑头公,愿凭寿世如椽笔,点染江山万里红,调寄鹧鸪天作贺。梅兰芳赠田黄石章和玉佛祝贺。 6月份与齐白石、何香凝等14位画家合作巨幅国画。由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郭沫若题写《和平颂》献给世界和平大会,送往芬兰赫尔新基。 印度总理尼赫鲁访华期间,荣受作八尺《达摩》像,并自题五言诗一首:“佛自西方来,乐在东土住,今日送将归,多情勿忘故”。深得周总理、陈毅等国家领导人及外宾赞赏,作为国礼送予印度总理尼赫鲁。 为梅兰芳舞台艺术50周年纪念作《红梅兰花》图(梅兰芳纪念馆珍藏)。 作《钟鼎插花》图,题曰:从来天地无私运,梅花同开一样春,王褆题:汉高君缶,汉阳遂缶。马叙伦题观记。 作《绣球紫藤图》,提款为:同心同德永久团结。 子燕雄故。 得意门生齐子茹(良琨)病故。 1956年 (丙申)81岁 任全国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向毛主席祝寿绘赠《牡丹梅花图》题为“眉寿”。(国家博物馆珍藏) 2月4日在全国政协二届二次大会上发言。与叶恭绰提出:“继承传统,大胆创新”,倡议成立中国画院,培养中、青年以及未来的画家。 4月参加中国画研究会举办的第三届国画展。 7月3日参加北京市政协召开的“国画议题座谈会”。 7月18日“光明日报”刊登陈半丁绘画《欣欣向荣》图。 参加最高国务会议,受到毛主席及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与毛主席同桌共餐,同桌就座的还有钱学森、梅兰芳。 当晚刻下:“莫负此生”印:边款为:真心待人,于心则无愧矣,如专作一味叨好,不但失真,尤可耻也,丙申半丁老人八十一岁。今天是吉月吉日得蒙毛主席赐宴在一席,此身之荣幸,足矣。 10月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新中国首次个人画展。展品中山水画《独立见江船》为郭沫若所钟爱,因妻不肯割爱故重作一幅赠之。 周恩来总理参观画展并指示要培养“陈氏”接班人。 与老舍及书画界同仁为齐白石祝寿。 南斯拉夫访华代表团登门拜访当场作画赠南斯拉夫友人。 周恩来总理专门邀见商谈成立中国画院事宜。委任为中国画院副院长,和叶恭绰着手画院筹划工作。 11月16日应荣宝斋邀请,参加荣宝斋国画售品部工作方针和具体办法的座谈会。 与汪慎生、王雪涛、陶心茹等14人为北京饭店合作巨幅《百卉傲霜图》。 与王雪涛、汪慎生等16人为北京饭店合作巨幅《花鸟图》。 北京市少年宫成立小画家协会,经常前往授课,当场示范作画。 1957年 (丁酉)82岁 3月出席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 4月与章士钊,叶恭绰参加全国人大常委扩大会议。 5月14日北京中国画院成立,文化部特为举行隆重的成立典礼,陈半丁任副院长,并在大会上发言,齐白石任名誉院长,叶恭绰任院长。参加大会的中央领导人有周恩来总理、李济琛、郭沫若、章伯钧、陈明枢、周扬、沈雁冰等,会后集体合影并参观了展览。 受命与齐白石合作画《松石牡丹图》,毛泽东主席在画上亲笔签名,作为国礼赠送给印度尼西亚总统苏加诺。 作《萱草》图,题曰:湘潭齐良琨为白石翁三子,余之得意门弟,不幸早故,留有虫册,用补成之,以记不忘。是年为爱徒补成一批未完之作,称之“半丁、子茹生死合作”。(见荣宝斋画谱) 9月15日齐白石病故,为齐白石治丧委员会委员。 为爱徒齐良琨补遗作,其中两只螳螂,半丁作《雁来红》补成,题曰:齐良琨画虫颇有父风,惜不永年,深为感痛,丁酉年八月二十八日其父也归道山。余和周恩来总理诸位同治丧,灯下补此不胜唏嘘。 10月为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与于非闇、田世光等创作《松柏长青》送往苏联。 为庆祝苏联十月革命40周年作《兴国长春》图刊登于10月2日“光明日报”。 为毛主席生辰作《寿桃》图,题款为:千年桃实大如斗,仙人摘之以酿酒,一食可得无量寿,朱颜长如十八九。(中南海珍藏画集第一卷) 作《花好月圆》图,为毛主席64寿诞祝贺。《花好月圆》图画面上下各书64个不同篆体寿字组成,寓意64岁,合百寿之吉。 为萧长华80寿诞作《梅菊同开》图祝贺。 1958年 (戊戍)83岁 元旦为北京饭店作巨幅国画《柏树牡丹》图。 2月17日《光明日报》刊登半丁新作《迎春图》。 2月28日,与于非闇等人发表《首都中国画家自我改造的倡议书》。 8月18日,参加北京中国画研究会举办的“五人花鸟画展”。 9月11日,美协力群召集各分会负责人编写现代美术史,拟为陈半丁、林凤眠、傅抱石等画家立传。 为庆祝国庆,结合58年“大跃进”的新形势,创作出大幅山水人物画《力争上游》图和《推陈出新》图。 为毛主席作《群仙祝寿》图贺寿。 1959年 (已亥)84岁 任第三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出席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 十月一日参加建国十周年盛大庆典。 参加全国政协第三届常委扩大会议。 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陈半丁画册》。郭沫若题写封面书名,李济琛作序。 任中国尼泊尔友好协会理事,接待尼泊尔贵宾并赠画。 作巨幅荷花《和平共处》图。 作《松石图》题款为:“福国裕民与松柏之同春”为毛主席祝寿。 整个长夏酷暑至秋日,半丁老人为钓鱼台国宾馆创作了大型巨幅国画多幅: 《桂树紫藤牡丹图》题款为:十五年前花发时,仙翁遥赏醉瑶池,如今头白无情思,只见瑶池花满枝。 《柳树荷花图》款为:共向和平。此系受命为西哈努克亲王而绘作,高262cm×宽640cm 为半丁生平所作最大的一副国画。 《松石牡丹图》款为:万木之长,群芳之冠,花盛木茂,共乐同欢。 《桂树牡丹图》款为:劲节千载寿,香艳万年欢。 《芭蕉秋葵图》款为:秋花如义士,荣粹相与同,岂比轻薄花,四散随春风。乙亥伏中,酷热异常,挥汗作此。 为全国政协绘作巨幅国画《春满乾坤图》和《欣欣向荣图》。 作《柳树荷花图》,题款为:红白莲花开共堂,两般颜色一般香,恰似汉殿三千女,半似浓妆半淡妆。(此题款后遭批判) 刻“学正经休论富贵”印。 1960年 (庚子)85岁 参加全国政协三届二次会议。 参加列宁诞辰九十周年纪念大会。 作花卉册十二开。(中国美术馆珍藏) 7月22日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为主席团委员。 8月13日当选为文联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并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的亲切接见。 9月24日任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组组长。 参加在日本东京举办的“第二次现代中国书法展”。 作大幅国画《桃李满天下》,庆贺中国戏曲学校建校十周年。 为友谊宾馆绘作两幅大画《天下无双艳,人间第一香》和《洛阳春色》图。 1961年 (辛丑)86岁 与画院书记王友石谈建议中国画院应和故宫联系复制古人的名画,给国家造些艺术品。 3月16日应荣宝斋邀请北京知名画家举行别具风格的“试笔座谈会”,当场对各种品牌的大小画笔作试用鉴定,提出改进意见。 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画《梅菊牡丹》图献给中央文史研究馆。 作为大会主席团成员参加鲁迅诞辰80周年大会。 参观文史馆馆员刘契园先生家菊展并赠书画。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及外宾都曾前往参观赏菊。 与何香凝、郭味蕖、胡佩衡等合作巨幅国画《大跃进万岁》,郭沫若、陈叔通、沈钧儒、黄炎培题跋(国家博物馆珍藏)。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四十周年,与何香凝、廖承志、胡佩衡、秦仲文合作大幅国画《长征会师图》,陈毅题跋。(国家博物馆珍藏) 作松柏牡丹大型巨幅国画:《百花齐放,万古长青》图。 11月参加全国政协为100位70岁以上老人举行的便宴,周总理在宴会前与老人们一一握手问好,在总理的谈话中重提要培养“陈派”接班人。 胞弟陈易斋去世。刻:“辛丑后去了一半”印,以记之。 梅兰芳去世,亲绘“花圈”一幅,嘱子燕麟送往治丧委员会。 1962年 (壬寅) 87岁 子燕龙入中国画院研修班,自此燕龙专事随父学画。 携子燕龙去玉泉山写生创作国画《玉泉山》。 为庆祝国庆绘作《年年今日共乐共荣》刊登于十月一日“光明日报”。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中央文史馆拍摄陈半丁作画过程。 在一次画展上评论字画与康生发生争论,引起康生不满,后康生骂其为“画坛一霸”。 对画院来了解情况的王友石说:不能听吹捧,认为这几年有些事情办糟了原因就在“牛”、“马”二字上,一是吹牛,二是拍马……。现在没有逆耳之言,办事怎能不糟呢? 作《红梅图》,题款为:仙姿出尘伪,铁骨似寒香,壬寅伏中写于一根草堂。 1963年 (癸卯)88岁 为贺毛主席七十大寿作《牡丹梅花图》题款为:“得众动天,美意延年”。(中南海珍藏画集第一卷) 元旦参加全国政协委员会举行的午宴,受到周总理、董必武、彭真、陈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荣宝斋出版陈半丁画谱。 康生在荣宝斋见陈半丁所作《玉泉山》山水画上题吴师道诗一首,康生说:陈半丁在骂共产党,攻击毛主席,立即叫人把画摘下,并指示有关部门对陈半丁进行审查。周总理提出要实事求是,要有证据,责成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未发现问题。 在北海静心斋与陈云诰、俞家骥、王衡永等文史馆馆员举办“珍藏书画作品展”,作品有百余件。 1964年 (甲辰)89岁 1月3日康生在座谈会上说:“反动画家陈半丁用隐蔽的方式反党并妄想变天”。 全国政协第三届常委会第四十四次会议上通过为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出席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议。 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会隶属于中央文史馆的委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毛主席、刘少奇、周总理、朱德、邓小平、宋庆龄、董必武等领导人接见。 9月在北京市政协三届二次会议上陈半丁就中国画改革问题提出“国画要改,但要练好基本功,不能乱改”的主张,与唐兰、白凤鸣等人发生激烈争论遭到围攻仍谈笑泰然。 1965年 (乙巳) 90岁 辞去北京画院副院长职务。 伏中病后拌汗写下“晚得酒中趣……”五言诗手卷。 刻:“学而知之”印,边款为:年 九十尚爱管公理,在此亦千古稀少,老半丁。 刻:“半丁九十后又字哂翁”、“哂翁”、“哂翁天成”、“不知老之将至”印。 刻:“哂翁涂抹”边款为:哂翁涂抹,左行余年九十而从新所学,今以右为左,学而知之,乙巳病中记。我无隐忧而有隐情,刻是印记之。 刻:“哂翁”印,边款为:白文忌版刻,不平正处有巧思,方圆中互见刀笔,粗细兼备,不受拘束,不加修饰,古人之法明矣。 刻 :“哂翁”印,边款为:半丁拟汉代刻法,近乎神矣。 刻“半丁”、“半丁老人”印,边款为:拟秦人之精者,半丁拟之。 1966年 (丙午)91岁 8月红卫兵来西四北六条家中贴出最后通牒,限三日内自行清理“破四旧”。 随后画院和红卫兵先后数次到西四北六条和东新帘子胡同两处住所查抄,将文物、字画、石章、红木家具等等,席卷一空。将老人及夫人王慕廉赶到西四北六条南屋与子燕葆一家同住。夫人张慕贞所居东新帘子胡同16号家被扫地出门。 抄家数日后,画院来电说上面称“还有一盒田黄一盒鸡血石,一盒金星寿山未见到,传夫人王慕廉迫其交出三盒珍贵石章,送往画院(据知被康生据为已有)。 抄家后不久,画院即停发陈半丁的工资,每月只给二十七元生活费,家中生活十分困难。 刻“藐视头陀”印,边款为:丙午春日,年九十有一,世事人事都非矣……。 严惠宇外孙陆承平向半丁学习篆刻,半丁每复信必在其印稿上一一批注,至“文革”而中断。 1967年 (丁未)92岁 康生接见浙江代表团讲话中说:潘XX在这里搞了一个展览,我题了八个字“艺苑班头,画坛师首”是反对陈半丁的……,齐白石死了,他一定要做领袖在地下搞了一批画家,我利用展览会题了字“光明日报”登了,陈半丁就拉一批人反对我。你们去看看陈半丁的画许多是用来“反共”的,美术界要彻底反对陈半丁。陈半丁作品要统统烧掉。 当时遭到批判的画主要有两幅: 其一《红白荷花》批判说混淆了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区别,红专与白专的区别。 其二《独立见江船》此画是1933年作品,被强诬为1962年所作,(因当时正值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强加其意为“独立江边,妄想变天,盼望蒋介石反攻大陆”。 每逢画院、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部、或北京市文化局召开批判会,必责令半丁站台接受批判,由于其当时已年高九十多岁,行走不便,又无交通工具,开始都是夫人王慕廉用童车推着送去接受批判,有时甚至还遭到拳打脚踢。 1968年 (戊申)93岁 “人民日报”公开点名批判陈半丁。 子燕保被定为五类分子家属,下放河南驻马店接受劳动改造。 子燕麟因“老子反动”受牵连被打成反革命分子,关押在浙江丽水看守所。 1969年 (已酉)94岁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北京画院工宣队,军宣队令陈半丁画《梅花》作为九大献礼,半丁以毛主席诗词“咏梅”题款。 作《茶炉菊瓶》题款为:“茶熟香温鞠正开” 已酉冬初病中写于首都。 作《山茶腊梅》落款为:已酉深秋写于都市病中。病中残年作画约有数十幅存世。 1970年 (庚戌)95岁 某大报纸再度点名批判,半丁见报后黯然无语一病不起,1月28 日病情加重,家人送至北大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医院知其名后,不敢予以医治,延误了抢救时间,终于1970年1月29日凌晨含冤逝世。 单位得知陈半丁故去消息后,来人就其死因对家属进行责问,后招呼家属自行处理即离去。 1979年 (已未) 7月经胡耀邦总书记过问,中共中央组织部作出了为陈半丁平反昭雪的决定。中组部宣教局通知陈半丁家属,并宣读了中央为陈半丁平反昭雪的决定。其内容为: 1、为陈半丁举行骨灰安放仪式,彻底平反昭雪。 2、为陈半丁举办个人遗作展。 3、退还“四人帮”时查抄的一切物品。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于7月7日下达了宣干字(79)08号批复文件,全文如下: 北京市文化局党组: 你们“关于陈半丁先生的审查结论”的请示收悉。北京画院陈半丁先生历史清楚,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美协理事,全国、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副会长和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等职务。 陈半丁是我国著名画家。他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擅长国画中花鸟画和山水画的创作和研究,在书法和金石篆刻方面也有较深造诣,为发展社会主义美术事业作出了贡献,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 文化大革命中,陈半丁先生深受林彪“四人帮”迫害,身心遭受折磨,于一九七零年一月不幸病逝,终年九十五岁。 为此,应为陈半丁先生平反,恢复名誉,推倒一切诬陷不实之词,并举行骨灰安放仪式。 1980年 (庚申) 1 月29日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骨灰安放仪式,市委赵鼎新主持追悼会,美协华君武致悼词,党和国家领导人、省市部委领导、各地文艺团体、美协、画院、艺术院校、各民主党派、著名画家、京剧艺术家和各界名流、亲友赠送了花圈、挽联吊唁。 2004年 (甲申) 4月28日在浙江省绍兴县柯岩风景区(原半丁出生地),为半丁先生建立了《陈半丁纪念馆》。启功老先生为纪念馆题写馆名,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文元、政协常委厉有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王明明及省、市、县各有关领导出席了开馆仪式。全国各大艺术、美术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新闻媒体都派人或发来贺电表示祝贺。 (来源:中国美术馆) 国画 陈半丁是“运古派”的高手,由吴昌硕、任伯年而溯源青藤、白阳、八大及扬州画派、金陵画派。其花卉画造型严谨,菊叶梅枝都合乎各自生长规律。善画牡丹、菊花、紫藤、荷花,常以洗炼、概括的笔墨和艳丽沉着的色彩,表现不同环境气候下花卉鸟兽的不同容貌和姿态。其笔墨苍润朴拙,含蓄有力,构图上讲究诗书画印的相互作用,统一中有变化。陈半丁既师法古人笔墨,又深谙民众的审美心理,将文人高雅笔墨与世俗人情,以及市民的审美喜好相结合,可谓雅俗共赏。但亦因有时过于关注形似,而有所拘束,故被称为“小写意”。山水方面主要师法石涛,融入宋元高古意趣,同时将石涛的笔法、墨法加以简化,形成个人苍润秀美,简约疏放的面貌。 书法 陈半丁书工四体,他的行书初学吴昌硕,后上溯“二王”,用笔流畅多变,晚年书法深得米元章韵趣,多以侧锋出之,用笔流畅,形态多变,潇洒浪漫,颇负时誉。其书法流传较少,所见者多以绘画题跋。
近现代篆刻大家,师从吴昌硕,颇得吴氏真传,后上溯赵之谦,吴让之,进而探源秦汉及战国古印,积其所长,注重章法的大疏大密和篆刻的古朴自然。所作印章,结字布局,线条劲挺,气息高古,构思奇巧,极有中国画的布白之妙。曾有印一方:“印不让人”,可见其对自己篆刻水平的自信。(栾林) (责任编辑:RG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