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资讯 > 艺术大师

明末清初书画家王铎简介及书法作品

时间:2017-05-01 19:00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王铎(1592-1652)简介: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 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

王铎简介: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 又号痴庵,别署烟谭渔叟。孟津(今河南孟津)人。幼时家境十分贫寒,过着"不能一日两粥"的生活。明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累擢礼部尚书。王铎身逢乱世,仕途多变,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明崇祯帝自缢于景山。马士英等在南京拥立福王,待为东阁大学士。入清后,他降清,清授予他礼部尚书、官弘文院学士,加太子少保。王铎由明朝旧臣变为清廷新贵,在以气节自持的明代遗民眼中是被鄙夷的贰臣,因此,他始终抑郁不乐。入清之后,王铎做了8年的官,于顺治九年病逝故里。乾隆帝时,朝廷借敕编《四库全书》之际,查毁了王铎的全部书刊,并将王铎列入《贰臣传》。

王铎博学好古,工诗文。好古博学,诗文书画皆有成就,尤其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 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王铎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铎草书诗卷跋》中说:“元章(米芾)狂草尤讲法,觉斯则全讲势,魏晋之风轨扫地矣,然风樯阵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赵、董辈所能及也。”他的墨迹传世较多,不少法帖、尺牍、题词均有刻石,其中最有名的是《拟山园帖》和《琅华馆帖》。

王铎因他在明亡之后降清,在气节上颇多可疵之处,故许多人对他的人品常有微词。但其书法在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深受欢迎。日本人对王铎的书法极其欣赏,还因此衍发成一派別,称为“明清调”。 他的《拟山园帖》传入日本,曾轰动一时。他们把王铎列为第一流的书法家。提出了“后王(王铎)胜先王(王羲之)”的看法。

王铎书法艺术:

中国的艺术传统和丰厚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先哲智慧的结晶。中国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奇特的艺术。书法艺术在数千年继承、发展及开拓、创新的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位又一位杰出的书法大师。在明末清初的书坛上,就有一位最具个性,独领风骚的书法大师—王铎。

王铎,字觉斯、觉之,号篙樵、石樵、痴庵、雪山。别署烟潭渔史等,河南孟津人,世称“王孟津”。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 592),卒于清顺治九年(1652),终年61岁。今一般谓为河南孟津人。然王铎的先世本是山西太原的望族,自从王铎的十世祖王成始由山西太原府的洪洞移居洛西,遂籍河南。在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珍藏的王铎行书作品中,其落款为“洪洞王铎”。此款在王铎一些书法作品中常可见到。

《山西通志》中,道光、光绪亦皆谓之为洪洞人。洪洞王氏为大姓,王铎当是徙居于孟津者。明崇祯十二年(1640),王铎48岁曾书一条幅,回忆其年轻时过中条山到河东书院登高远望之事,称“尧封”为“吾乡”,为其原籍洪洞之确证。王铎经筵讲官等职,崇祯十七年(1644)攫礼部尚书。时清军攻陷北京,未能就职。清兵入关后,至南方任福王弘光朝东阁大学士。顺治三年(1646)仕清,为《明史》副编修,后为礼部左侍郎、礼部尚书。顺治九年(1652)病逝于故里,赠太保,溢文安。王铎博学好古,不仅工诗文,尤擅书法绘画,以书法闻名于世。他的书法功底极深,数十年,遍临魏、晋、唐、宋名贤书迹,诸体悉备。他注重学习传统,认为“书不宗晋,终人野道”。楷书师法钟繇,又学颜真卿及柳公权,笔力洞达,既端正庄重,又显灵气俊逸。行书草书最为世人所重。行草书宗法“二王”,后得力于宋米芾,其手卷苍劲跳跃,布势连绵,变化神出。六尺到丈二长条巨幅立轴,写来得心应手,一气呵成,雄健悠肆,骨力畅达,运笔浓淡虚实变化多端,不见端倪。其师承与董其昌相近,但两者却形成截然不同的书风。董书尚柔媚秀逸,以韵取胜王书则以苍郁雄畅见长,以力取胜。他长于布局取势,章法奇特,为明未清初在草书上最具成就的书家。他与黄道周、倪元璐、傅山等书家一道,提倡取法高古,开展复兴书坛的活动,一扫明末书坛因循守旧之气。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神笔王铎”之誉。王铎是明末清初的一位书法大师,同时也是中国书法史上勇于开拓、创造新美境界的巨匠。他以其独特的书风和书学成就,确立了在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他的书法早在清代就得到时人的高度评价,如今仍为国内外有识之士赞誉有加,清人梁喻《评书帖》云:“王铎书得执笔法,学米南宫,苍老劲健,全以力胜;然体格近怪,只为名家。”清王宏撰《石氏斋题跋)):“文安学问才艺,皆不减赵承旨,特所少者,蕴藉耳。”清昊修《昭代尺犊小传》:“铎书宗魏晋,名重当代,与董文敏并称。”姜绍书《无声诗史》称其“行草书宗山阴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正书出钟元常(矫),虽以钟王为模范,亦能自出胸臆”。袭鼎孽说“文安公书法妙天下,真得晋人三昧,……海内宝之如有拱璧。”近代书画大家吴昌硕对其推崇备至,曾赞誉“文安健笔蟠蛟璃,有明书法推第一”。启功先生曾盛赞“(王铎)可谓书才书学兼而有之,以阵喻笔,因一世之雄也”。并有句云:“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沙孟海先生也曾说“(王铎)在于明季,可说书学界的‘中兴之主’了。”林散之先生更认为他是“自唐怀素后第一人”。

王铎生活在明清之交一个社会剧烈动荡、江山易帜的特殊时代。这个时代造就了他充满矛盾而苦难深重的内心世界。而这一切同时又Ji发了他的杰出的艺术创造性。

王铎书法风格的形成,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正如孙过庭所说:“初学分布,但求平书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复赶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勺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陪老。”王铎曾言:“余于书、于诗、于文、于字,沉心驱智,割情断欲,直思跤彼室奥,恨古人不见我,故饮食梦寐以之。”只我们由此知道王铎对书学的痴迷达到何等程度。王铎出生在一个中小地主家庭,少时家道中落,苦读寒窗,自幼酷爱书三法,十三岁始专攻王羲之《圣教序》,自言“临之三年,字字逼肖”。十五岁时他能钻精《兰亭》,对“二王”“饮食梦寐之”,甚至做到临“二王”“如灯下取言影,不失毫发”。以后也始终以“二王”为其书法渊源。18时,己进河东书院就学28岁书写的《吴养充先生并孺人张氏墓若表》,即一本右军行楷的规范,三是目前所见王铎最早的书法作品,用笔圆厚遒劲,楚楚可观。如29岁作行书《唐诗轴));31岁经殿试而获仕进,至京师供奉翰林。内府秘藏多所阅研,他独宗羲献,推崇颜米,从“二王”的神韵和创造精神中得到了极大的启悟。青年时代的王铎,由于受到明末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很早就表露出惊世骇俗的审美意识。其美学著作《文丹》,虽不是一部专门探讨书风的著作,然其书法见解却从此书中曲折反映出来。王铎提出作文即作字的审美标准与当时文坛和书坛的要求大相径庭。如他赞誉“怪”、“狠”、钉截铁”等。在明末众多大书家中,他是最有个性的一位。他认为创新应立足于继承古法,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王铎所学“二王”诸体,并非今人所见各种墨迹摹本,而是“阁贴”中之“二王”。

在34岁至36岁时,他为思玄先生《书王羲之瞻近帜轴》及一些草书帖轴。这个时期,王铎以忠实原作,学习博览为主。崇祯元年(1628),王铎37岁,他的拟山园建成,作《成拟山园》五言律诗一首;又自作行书《五律诗轴》。从王铎40岁书写的《手启》墨迹看,已稍有个人面目。矫若游龙,翩若惊鸿。如43岁行书《郑谷华)山作》条幅,锋芒毕露,酣畅淋漓。正如傅山先生论其书谓“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怅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成大家。”王铎的书法创作,正是在48岁至50岁这段艰难失意的时期,完成了“五十自化”(黄道周语)的重要变革,铸成了自己突崛而成熟的个人风格。

王铎在54岁降清之后,自然要被世人轻视甚或唾弃。然而,虽然他身为贰臣,政治上“大节有亏”,但书法声誉却未减。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云“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也就是说他在中国书法艺术方面的成就,是无法抹杀的。此实为中肯之祠。政治上的无所事事与物质生活条件的大为改善,伴随着王铎七年的余生,同时也使他得以有充裕的时间集中精力投人他所酷爱的书法艺术中。一系列气吞千里、前无古人的巨幅立轴就产生于这一时期,优秀的横卷也不乏其数,其创作仍以前述个人艺术风格为基质,但更为酣畅、自如、精粹、超拔。如行书作品《书画遣怀文语轴、》《题画三首之一轴》、《为宿松书诗轴》等,草书作品(王羲之蔡家宾贴)、(王献之省前书帖)、(陆阁帖)、((王昙首昨服散帖)与王铎五言律诗草书轴等,便是这一时期的作品。其书法纵而能敛,大巧若拙,以使转纵横为形质,以点画狼藉为性情,潇洒流落,翰逸神飞。

清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被称为“书道中兴”的一代。清代书法在其前期完全是沿袭明代摹古的“帖学”道路。书家出于对故国的眷恋和身世的哀痛,有倾池积悻的要求,这便决定了他们在艺术旨趣上要走与清统治者不同的道路。他们崇尚表现,追求独特、倔强的意趣。因此,作品个性强烈,笔法、结构都很奇崛。他们的革新,在明末至清代300年间影响虽然有限,但从今天来看,其在中国书法艺术领域中仍是很有生命力的。

王铎的传世书法作品,散见于国内外著名博物馆以及个人手中,数量众多。这些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临帖,一是诗文应酬。但临帖与创作贯穿在王铎书法艺术发展变化的整个过程中。王铎所临之帖,绝大部分是《淳化阁帖》中的羲、献诸帖。上及张芝、钟繇、下至南北朝诸名家,以及唐、宋诸家法帖。王铎与《阁帖》可谓是朝夕相处,爱不释手,形影相随。他自己曾说“《淳化》、《圣教》、《褚兰亭》,予寝处焉”(《宋拓《圣教序》笺跋)))。顾复《平生壮观》亦载:“闻其临《淳化阁》数部,非功力如此焉能精妙如此。”可见《淳化阁帖》对他一生之影响。王铎自定日课,“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以此相间,终身不易”。他能继承传统,又能博取众长,取精用宏,其草书在不失“二王”法度的同时又渗人张旭、怀素的气象,把个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临帖中加上创作的发挥,每一件临帖都不失为一件好作品。从中可见其用功之勤,也可见其学书主张师承来自临古。

明代书法家黄道周曾称赞道:“行草近推王觉斯。觉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康有为也给他以决很高的评价“宋人讲意态,故行草甚工,米芾得之,写后世能学之者,惟王觉斯耳。”王铎临《阁帖》的显赶著特点,便是好以连绵草形式临习张芝、二王法书,如临王羲之《秋月帖轴》、《不审清和帖轴》与天启七七年(1627)《参朝、瞻帖轴》及顺治二年(1645)((l喻久古法帖轴》等。这批作品纵横挥洒,一气书来,极为精熟,大有“气吞山河如虎”之势,将张芝《冠军帖》、王献之《中秋帖》以来的“一笔书”形式法则发挥到极致,为他“五十自化”以后的草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这种连绵草书“一笔书”式的临摹也是书一法史上的一大创举。可见其对《阁帖》精熟到何等地从步。我们从王铎34岁时〈王羲之修载帜》到60岁临王羲之的《润别帖》、《秋月帖》、《蔡家宾帖》,王勺献之《敬祖帖》、《省前帖》等,都属临习《阁帖》中赛的“二王”法书。对于宗晋学古,王铎是有自己独特泊的见解的。他在((f良华馆帖》中云:“今易古难,今生浅古深,今平古奇,今易晓古难喻,皆不学之故也。”荀“予从事此道数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为。”王铎书法之所以得以大成,正是抓住了《阁帖》中之“二王”—这一文人书法流派的源头,深人钻研,再广博历艺代诸家法书,遗貌取神,刻意求新的。沙孟海先生亦风趣地称其“一生吃着‘二王’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够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颇、董其昌的末流之失,于明季书坛可谓中兴之主”(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王铎是一位卓有才华的书法家,他以数十年辛勤的探索,创作出了大量的在形式上既饶有意味又浪、十分优美的佳作。他的书法无论是伟岸豪遒的大楷阁书、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他那飞腾跳哪的行草己书,置之于晚明清初的书苑中,都应是当仁不让的第宋一流精品之作。王铎楷书作品不多见,书法崇魏晋,源于唐人而能自出胸襟。其楷书主要吸收了颜柳风骨,表现出古拙的风格,用笔劲健而利落,显现出大方、洒脱、铁骨铮铮,把自我的个性融会于其书作之中,形成自家的风貌。如王铎大楷《善建城碑》雄强宽博,丰筋多骨,出自颜真卿、柳公权之法。清张庚评其楷书“觉斯为袁石愚写大楷一卷,法兼篆隶,笔笔可喜,险劲沉着,有锥沙、印泥之妙,文敏当逊一筹。”王铎《李成小寒林图楷书跋》凡5行,共30多字,前三行,楷觉书字迹稍大,楷法与运笔出自于唐颜鲁公之法。其势旅浑,如巨石当空,大气磅礴,刚毅之气照人。此题作于清顺治三年(1646),王铎时年55岁,当是其晚期楷书少见之佳作。如王铎小楷《跋宋拓淳化》,清劲秀润,古朴典雅,大巧若拙,具有篆隶笔意,实出自钟太傅的《贺捷》诸表。小楷《题画诗》作品,给人一种苍郁雄畅的韵趣。此为顺治七年(1650),属王铎59岁时跋自作山水册页。凡12行,共160字。此作运笔不求其温润、精粹。其整篇多为楷书结构,又间以行书笔,顿挫分明,结体严整,时而杂以敬侧;字形以瘦长为主,又偶以扁平参与其中其用墨不类于明人小楷那种润泽,而是偏于浓墨枯笔,但行笔涩而不滞,表现出一种苍劲老辣的墨韵来。又如《王维五言诗楷书卷》,此诗卷无论是字形的大小、结构、字画、字距,皆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字迹看似生涩笨拙,然细观却又觉涉笔成趣。结体多险劲奇古,笔既有颜的浑厚,又有汉碑和篆书的刚健古朴,这正是王铎大胆创新的体现。

行书,相传为汉末刘德升所创。早在一千三百年前孙过庭曾在书谱中告诫人们“趋变适时,行书为要”,真是一项震古烁今的预见。南宋姜夔认为行书“以笔老为贵,少有误失,亦可晖映”。被书坛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在王铎先生心目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对王羲之仰其人,更慕其书。王铎的行书,径取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与专攻王羲之《圣教序》,同时也学习王献之。我们认为王铎行书可以说是“二王”的正宗遗绪。王铎行书浸润“二王”、米芾,既有“二王”的秀逸,又有米芾的洒脱跌宕,其书法纵横驰骋,笔力雄健,线条方圆兼备,墨色由浓及淡到枯,层次丰富,行笔走势连贯,字忽大忽小,笔画忽粗忽细,自然率意,无做作之态。起笔、收笔及运行中,轻重、顿挫、起伏变化较大。结体连笔较多,章法错落有致,具有苍郁雄畅之态。王铎一生临帖与创作的行书作品传世较多,其优秀作品有长幅立轴与手卷、扇面及碑帖等。如首都博物馆珍藏的王铎《书画虽遣怀文语》行书轴作于顺治七年(1650),观此幅作品首先感受到的是悠肆跌宕的强烈风采。字形大小错落,缀连成行,在跳跃的节奏中,左右起伏,犹如醉仙舞剑。尤其值得玩味的是行款的疏密排列,虽不垂直,但仍纵势流贯,通篇行、草参半,其行、草相杂的体式,略有变异。整幅章法安排随心所欲,在相当随意的布白中,表现出奇特的艺术效果。作品中的行距有宽有窄,字距有松有紧,试看第一、二行之间空白甚大,第三、四行相比较之下,就显得非常紧密,这样就呈现出了上空而下密的变化。这种行与行之间的造白本领,确实为王铎所擅长。王铎在晚年以他扎实的功力,创作出了自成一家的艺术佳作。如王铎《五律诗行书轴》(开封高氏藏),书于顺治四年(1647)。从此件作品可见王铎行书少有游丝连绵之处,即或二三字一笔而下,也是字字独立,点画分明。线条走向呈多种姿态,但不失其所。字势跌宕起伏,笔沉墨饱,枯湿互见。他善于在参差错落中表现通幅连贯的气势,真可谓神贯、气足、韵厚。再如王铎顺治八年(1651)60岁时所作的行书《题画三首之一》条幅(河南博物馆藏)。此幅为王铎逝世前一年所作,可谓王铎一生的精品之作。其作品笔酣意足,雍容大雅。运笔如熔金出冶,随地流走,元气浑然;转折之处,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形成外圆内方的妙用;在运用墨法上,根据书写点画的疏密,来灵活掌握墨的浓淡与字笔画的粗细,给人以气韵洞达、灵动爽朗的美感。他通过流畅的节奏把一些独立的字结构融为整体,使其整篇作品通达豪放、神奇浑朴、气势磅礴,并集中地体现了王铎的书法艺术风格。此件作品真正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还如王铎的大字行书轴,不多见,也可谓是对联。此件作品,自署书于庚寅年,为清顺治七年(1 650)他59岁时作。王铎此幅作品,他的笔有如神力遣使,正、侧、顺、逆、轻、重、虚、实、无不如意。在用笔上粗劲、迟重、圆活、劲健苍老;在用墨上,墨汁淋漓,温润酣畅。他由于笔墨饱满,中锋行笔,故其点画圆润,意境深厚,显现出温润中见老辣的艺术效果。山西省博物馆珍藏的王铎“七律诗轴”,此作品书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王铎50岁时所作的行书条幅,署款“洪洞王铎”。其书用笔沉着凝重,意态含蓄。时而纵笔飞动,气息清畅而潇洒。笔力遒劲老辣,线条方圆兼备,神态各异,笔画刚柔相济,自出新意。他用自己精工独到的功力表现了一个书法大家的非凡气度。同时还有晋祠博物馆珍藏的王铎《五言诗行书轴》与王铎其他行书作品《望白雁潭作》、《I嘀王僧虔帖轴》、《杜子美赠陈补阀诗》、《为宿松书诗轴》等。

中国草书艺术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的两千多年。行草书的发展至明清之际,各种创作表现技法均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王铎正是这种具有创造性的古典草书的集大成人物。其行草初学“二王”,甚得笔意,后又受米莆、颜真卿、张旭等人的影响,终于人古而出新,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明代中叶后浪漫主义书风的影响下,他以自己的胸臆化古法于笔端,线条遒劲苍老,艺术风格具有个性特征。以他的线条与明代另两位草书家徐渭、祝枝山作比,则他的遒劲既有异于徐渭的粗放,也有别于祝枝山的生辣。明末清初的草书,大都纵笔以取势,可是王铎运笔,却是纵而能敛。因此,他的草书,既痛快,又沉着,以沉雄顿挫为主体,以飞动变化为用,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当时,在书坛上涌现出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变古出新的书法家。他们以行草彪炳书史,把行草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而其中艺术成就最为卓著者,又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则首推王铎。王铎书法以排山倒海之力、横扫千军之势、雄强豪迈之书风,总领群芳,名重朝野。

王铎的草书对国内外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在他的草书中有一个独特的“一笔书”,即连绵草。王铎的连绵草书在排比与穿插中,在左揖右让的关照与回护中,他的力度表现与气势表现是第一流的。当然,力与势都指向作品的大趋向、大感觉。王铎连绵草书适宜于六尺以上至丈二的长条巨幅立轴,一般不适宜为斗方册页与手卷、扇面,但他却能坦然作草书于手卷、扇面等,在每个连绵节奏中,都展示出一种精妙的节奏,还有变化多端绝不雷同的运锋,干枯浓润、迅捷迟缓、方折圆转的变化。每个变化的线条似乎都极为有序。他的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清的地步。我们看王铎的大幅连绵草书有一种气势磅礴之感,有如我们看徐渭或傅山的大狂草一样。如((临王羲之秋月帖轴》为右军变法后的典型书体“今草”。王铎却运用唐代张旭、怀素以后才出现的狂草笔法临写,除了草法基本相同外,其笔势一落千丈,运笔悠肆而起伏。他在临帖时注意墨法,他蘸墨往往很饱满,一经落纸,墨向四周自然晕化。每个字用墨很重,渐次枯燥,直至墨尽,重新蘸墨。通篇墨色浓淡参差,燥润相映,很有韵致。王铎写狂草,显然是时代使然。他说:“凡作草,须有登吾篙山绝顶之意。”所以,王铎在临王帖之时,几乎也在用自家之法,但在艺术上能不随时俗,在赵、董书法风靡之时,自创一格。这正是王铎学古人而不拘泥于古人,勇于创新的精神所在。我们从开封市博物馆珍藏的《临王献之省前帖草书轴》来看,此幅作于清顺治四年(1647),为王铎56岁所作之精品。这里所谓的“临”,实际是一次 再创造。王铎草书方面的创作,很多传世之作是临摹古人的作品。但是,他临古人,并不是一味照着临,而是把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融于作品中,使作品得到艺术的升华。此幅草书取法于山阴父子,又能人南宫之室。通篇运笔用墨浑莽淋漓,魄力雄迈,纵横跌宕,自然出奇,充满了狂放不羁的浪漫色彩和刚健恢弘的气概,不愧为王铎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又如王铎((I临帖草书轴》,此作品宗法“二王”,得米带之笔意,以中锋为主。用圆转的篆书笔意来写转折,显得沉着含蓄,又时用折锋增添刚健之数起笔、转折处又多圆笔,提按顿挫变化较大时出颤动之笔,墨色由浓到淡及枯,层次丰富,呈现出奇肆的风骨结体疏密相间,章法大小错落有致,线条分外随意,自由奔放,却得敬侧优美,浑然天成,通篇气势雄浑,笔力劲健,大气磅礴,跌宕起伏。此作品于顺治三年(1646)王铎55岁时所书,是王铎写意书风的精品之作,至今还影响极大。

在王铎草书中有自创作品如《书商丘道诗》(开封市博物馆藏),此草书运笔为重,一点一画力求坚而浑。其宗法颜鲁公,得厚重沉雄腕力,学米莆则能摇曳生发奇姿异态,且将“二王”流荡优美的韵致贯彻始终,取法既高,出手亦不凡。他起笔陡峻,行笔充实,转笔畅达,落笔大胆果断,方圆尖诸法兼备,刚柔互济,自然生韵,收笔时更是一种力量的表现。此轴是王铎学识、功力、胆识、气魄相结合的艺术结晶。又如山西省博物馆珍藏的《游房山寺诗》。此草书轴风格独特,其运笔以方、圆两种笔法挥洒,行笔节奏明快,字与字连断自如,用墨浓淡相间,墨色富有层次变化,枯实互应,点画错综,结体长于易位,险峻挺拔。章法或东倒西歪,或头重脚轻,大小错落,笔势稳健,放而能收,纵而能敛。行间的呼应更为精彩,就此幅而论,第一、二行留白较大,显得疏朗,第三行与第二行之间较紧些,加之款跋密集,整幅气势以中偏左,给人的感受却疏不见疏、密不见密。此类作品在他众多的草书条幅中屡见不鲜,亦是他独有的风格。王铎草书还有在河南博物院、上海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等珍藏的((王羲之蔡家宾帖)、《节临玄度帖》、《临阁帖》、《不审定何日帖》等。草书条幅,多为55岁后所临帖,可谓人书俱老,故能自出胸臆,在撷取张芝、“二王”的纵放、狂逸的写意书风与受唐宋之笔煮影响的同时以不经意的急速书写为契机,以求意料之外的视觉效果。这些作品蒸首先给人的深刻印象是其连绵不断、一气流注的强烈运动感。王铎行笔素有“茂密”之称,大多数字笔画相连,字与字之间联结紧密,每三字或五字、十字可连在一起,甚至每一行仿佛一笔到底。其书法采用佳连绵大草,笔走龙蛇,飘忽多变。其笔力雄健,悠肆酣畅,神完气足,犹如江河奔腾巨浪,浩浩荡荡,其卜势实不可遏。这些作品堪称王铎晚年得意之作。

王铎的书法不仅在中国出现了“王铎热”,而且手在日本与南亚“王铎热”也越来越高涨。日本有的书旦家甚至提出了“后王(铎)胜先王(羲之)”的看法。王铎书法对日本影响较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又后,在日本流行着一个现代日本书法派系“明清调”。这个派系以宗法王铎等明末清初的书风而得名。在日本明治、大正期间,王铎等书家被《书道及画道》岌杂志以及吉田苞竹的《碑帖大观》等出版物屡次介绍宣传,使他们在日本书法家的心目中地位甚高。日本的过本史邑、广津云仙、村上三岛、木村知石等书法家们都对王铎、张瑞图等人的作品进行认真研究,至同时进行临摹。有时他们以试验的心情进行创作。一次,村上三岛在日本书道报国会展上把取法于王铎书风的作品展出时,得到日本书坛权威人士迁本史邑的鼓励。在王铎大幅书法作品的影响下,由用原对裁的四尺宣纸写条幅变为用九尺长条幅作书。以“明清调”为首的新时代的书法运动在日本得到迅猛发展,成为统领日本书坛的主流。

王铎所流传下来的数百件书法作品,既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又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同时为中华民族书法艺术宝库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王铎的书法作品,现已被国内外有识之士与越来越多的书法爱好者所喜爱。以他的作品为书法之楷模,借鉴他的书学与艺术作品的成功经验,同时吸取中国古代优秀书家的营养,进而促进当代书法艺术创作的繁荣,这正是王铎书法与艺术的价值所在。

王铎书法作品:

临王昙首昨服散帖
临王昙首昨服散帖

书画虽遣怀文语轴
书画虽遣怀文语轴

行书忏诗之三轴
行书忏诗之三轴

枯兰复花图跋帖
枯兰复花图跋帖

行书琅华馆文卷
行书琅华馆文卷

行书赠单大年家丈立轴
行书赠单大年家丈立轴

行书突兀岩峦气五律條幅
行书突兀岩峦气五律條幅

五律五首
五律五首

赠今础先生扇面
赠今础先生扇面

赠二弟仲和诗卷
赠二弟仲和诗卷

行草五言诗
行草五言诗

书唐人诗册
书唐人诗册

高适诗立轴
高适诗立轴

行书五绝立轴
行书五绝立轴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赠张抱一草书诗卷

行书诗卷
行书诗卷

五行草自书诗
五行草自书诗

(责任编辑:RGB)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7)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