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间(1403-1442)任武英殿待诏,至宣德时(1426-1435)仍供奉内廷。后为翰林待诏,常陪宣宗朱瞻基作画。他为人旷达洒落,且博学能诗。他继承南宋“院体”工笔重彩的传统,其作品工整清丽,笔法细谨,赋色浓艳,高雅富贵。有“花之妖笑,鸟之飞鸣,叶之蕴藉,不但勾勒有笔,其用笔墨无不合宜”之说。边景昭的墨线气力十足,变化丰富,精谨细微,柔韧相宜。 边景昭他精画禽鸟、花果。深入生活,体察细微,注重物象的形神特征,边景昭笔下的花鸟,花有姿态,鸟有神采。他画的翎毛与蒋子成的人物、赵廉的虎,曾被称为“禁中三绝”,是明代院体画家中影响较大的工笔花鸟名家。其子边楚芳、边楚善亦长于花果翎毛,传其父法。 边景昭花鸟画,既承继了“两宋”宫廷花鸟画的传统特色,又掺入了明代皇室平民化的贵族品味,在取材立意、构图、笔墨、格调等方面都有所反映。如清方薰《山静居画论》评:“边鸾(应作边景昭)、吕纪、林良、戴进,纯以宋院题为法,精工毫素、魄力甚伟,黄(笙)、赵(昌)、崔(白)、徐(熙)之作,犹可想见。”明李开先《中麓画品》更具体的指出:“边景昭其源出于李安忠。”清?顾复《平生壮观》记边氏《聚禽图》时也指出:“得黄要叔父子遗意。”黄要叔父子即北宋初黄筌及其子黄居采,所创工笔重彩花鸟画风,成为宋初“院体”标准体制。对边景昭花鸟画风格的评析,画史多有论述,也指出了他承宋人又有所创新、工而苍、妍而雅的艺术特色。如明?詹景凤《东图玄览编》曰:“边景昭十二禽,细绢横幅,中作老梅与勾勒竹,重着色。精妙而苍,亦雅。”顾复《平生壮观》记:“秋塘生趣,鸳鸯一双,一作下水形势,甚妙。勾染芙蓉水草,皆宋人法也。”明?韩昂《图绘宝鉴续编》论:“边景昭,陇西人,善翎毛花果,花之娇笑,鸟之飞鸣,叶之正反,色之蕴藉,不但勾勒有笔,其用墨无不合宜,宋元之后,殆其人矣。”徐沁《明画录》评:“花果翎毛,妍丽生动,工致绝伦。” 《竹鹤图》作为边景昭继承宋代院体画风的代表作品,《竹鹤图》色彩对比强烈,画面中最亮、最重、最艳丽的颜色都集中在仙鹤上。仙鹤那细长的项颈、足径,黑色的鹤颈、尾羽,雪白的身体和红色的鹤顶都被边景昭描绘得形象生动。他大胆地将三枝修竹贯穿整个画面。同时,巧妙地对竹子进行藏露与穿插处理,使画面形成一种对应。为了突出画面的主体物仙鹤,画家有意识地将其周围的物象处理成灰色调。远景又用淡墨稍加渲染,近景竹子的色彩也统一在灰色调之中。细观此画,鹤顶、足径及羽毛都刻画得细腻而不板滞,竹子的勾勒、填色及坡岸的勾画也毫不含糊,没有喧宾夺主之嫌,用笔工整、色彩厚重、风格浑朴,呈现出祥和、高古的意境。 边景昭创立的花鸟画风,在当时已蔚成一派,边氏传人的作品今已罕见,大约也多被改款为宋元画,唯边楚善有件传世作品《夏景聚禽图轴》藏于日本。 在明代宫廷绘画鼎盛时期,边景昭的花鸟深受赞赏,评价甚高,对明代花鸟画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诗曰:“边公花鸟冠当时,内苑皆称老画师。留得宣和遗迹在,令人披玩动哀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