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设计资讯 > 艺术大师

清代篆刻家丁敬简介

时间:2018-06-26 10:33来源:网络 作者:未知 点击:
丁敬 ,字敬身,号钝

丁敬,字敬身,号钝丁、砚林,别号龙泓山人、孤云、石叟、梅农、清梦生、玩茶翁、玩茶叟、砚林外史、胜怠老人、孤云石叟、独游杖者等,浙江钱塘人(今浙江杭州),是“浙派”篆刻的创始人、清代书画家。

丁敬少小家贫,靠父亲卖酒为生计,没有能读多少书,但他并没有自甘沉困,年龄稍长即矢志向学,折节读书,有“于书无所不窥,嗜古耽奇,尤究心金石碑版”之谓,有“博古好学”之名。精鉴赏,富收藏,好金石文字,工诗书,书法分隶皆人古,而篆书尤笃。尤其醉心于金石篆刻,篆刻取法秦汉,并吸收何震、朱简之长,用“切刀法”刻印,方中有圆,苍劲质朴,洗矫揉妩媚之态,格调清劲,开创“浙派”篆刻艺术,与黄易、蒋仁、奚冈齐名并称“西泠八家”,为“西泠八家”之首。在当时与黄易并称“丁黄”。著有《龙泓山馆诗钞》、《清史列传》、《武林金石录》、《砚林诗集》等。

丁敬早年师法朱简,在汉印基础上融入隶书笔意,以切刀法入印,一改明人的篆刻习气。魏锡曾称他“寸铁三干年,秦汉兼元明”,从而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浙派篆刻艺术。他的篆刻毫无矫揉造作,创造出“古拗哨折”的篆刻风格。他广泛撷取秦汉印章、元明诸家的精华,又力求避免明人浮华习气,入古而能出新。与诗书门第不同,丁敬长于市井卖酒为生,终生只是一介布衣而无任何功名。但他淡泊名利,故勇猛精进,以精研篆刻留名于世,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平民艺术家。

他在篆法上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对汉印文字的认识,删繁就简,参以隶法,如“水”字旁多参用隶书三点水的写法,“无”字写法则借用隶书结体,“启”字则参用简体字。印文体势上平方正直,方圆互参,颇显简古平淡,高古含蓄。这种篆法是丁敬独特的创造,使丁敬的篆刻深得汉印精神,也成为以后浙派篆刻的主要面目。

浙派以善用刀法著称,也是浙派得以开派的重要原因。丁敬从朱简的切刀法得到启发,以短刀碎切的方法刻出极富金石之气的印章来。其特点是“行刀细如掐”,即在行刀时缓缓上下波磔推进,取以涩势,轻重有致,有很强的节奏感。丁敬运用此种刀法进行圆朱文印章的创作,既保留了圆朱文的圆转,又使得笔画苍茫浑厚而不失道劲,是何震之后对单刀法的再度完善。丁敬不愧是一代篆刻巨子, 取法高上辟新径,气韵天成格调逸,开派立宗享誉高。汪启淑《续印人传》评价说: “ 丁敬篆刻,古拗峭析, 直追秦汉”。

丁敬书法造诣极高,尤善篆书,但存世书法较少,且现今所见大多为诗稿、书信。何绍基曾诗赞丁敬曰:“龙泓金石学诣精,八法篆书有法程。闻泉漱雪出世情,隶法遒穆超蹊町,如其诗多声外声,始知琢印余技鸣。”可见其技艺之高超。


《扬州罗聘印》


(清) 罗聘 《丁敬像》,纸本设色,108.1cm×cm60.7cm,浙江省博物馆藏


(清)丁敬 《隶书五言联》,水墨纸本,70cm×22cm

(责任编辑:RGB)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